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我救了皇后 > 第68章 乡试主考

第68章 乡试主考(第3/4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皇妃九岁半,掀桌造反她都干!二嫁权臣流产夜,陆总在陪前女友住院在大理寺验尸的日子直播算命,落魄千金竟是玄学大佬穿越原异界寻仙穿成田园俏医娘,国库不敌我家产半分云尧长歌嫁国公,嫡女重生惊艳全京城影视之每次都有新技能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闪婚豪门大佬,锦鲤仙妻甜蜜蜜大汉征服者穿越生了个福气宝穿越占座山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三国:卧龙出山,我请刘备赴死重生换婚?侯府主母她杀穿全京城开局穿成奶娃子铮少的小娇妻,又美又野

的孙权,存在感并不强烈。

然而只有身处高位的他们深知,朱元璋真正忌惮的并非陈友谅,而是张士诚。

因无论是朱元璋还是陈友谅,能成为一方霸主,固然有自身实力因素,

但更多得益于天下动荡的大势。

而张士诚迥异于此,

他原本只是一个盐枭。

此人贪婪好色,反复无常,个人魅力几乎为零,

甚至为了些许金银利益,甘愿向元庭低头。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小人,借助盐场的巨大利润,

竟足以与朱元璋、陈友谅比肩,成为一方豪强。

由此可见食盐的利益之巨大,竟能将这样一个小人捧至霸主地位。

故此,盐业问题一直是朱元璋的心病,

每当东南盐场稍有风吹草动,他总会担忧是否会再出现一个类似张士诚的人物。

因此,对于盐法改革,朱元璋又想改又怕改,

这就恰好为郭桓他们提供了运作的空间。

若窦澈果真大胆论述盐法改革,

无疑会让朱元璋认定他与张士诚之流别无二致。

届时皇威震怒,刀剑加身,转瞬之间。

而这也恰恰显现了郭桓与开济的手段高明,

他们身为朝廷重臣,惯于权谋斗争,

先前郭桓之所以选择刺杀,是因为低估了尚为平民的窦澈。

而今窦澈已挂上了定远伯的头衔,一跃成为朝廷体系中的一员,

他们便瞬间转换策略,运用起擅长的朝堂较量。

笑声过后,开济再次拿起文书,审视片刻,接着建议道:

“那窦姓小子狡猾得很,若他看出其中陷阱,未必会按照我们的设想作答。”

“倘若他中规中矩地完成试卷,我们将难以应对。”

“我提议,我们在他那份《论边贸疏》上再添一把火,让户部和刑部广为传阅。”

“让金陵城所有人都清楚知晓窦澈秉持何种思想。”

“届时他若按规矩答题,我们便将他的试卷置于榜首,公之于众!”

“表里不一,口蜜腹剑,阿谀奉承。”

“到那时我看他还有什么脸面立足在这庄严的朝堂之上!”

“妙计!”

开济的提议得到在场两人的热烈响应,脸上均洋溢着志得意满的笑容。

显然,这对窦澈而言,确实是一处进退维谷的困境,

尤其在他与朱元璋关系并不融洽的情况下。

这样一个触动朱元璋忌讳的问题,不论窦澈如何应对,似乎都难逃一场注定的悲剧结局。

同时,郭桓的举措合理合规,无人能挑剔出其间的任何瑕疵。

这正是久经宦海的文官群体整治人的手段,不动则已,一动则编织出一张绝无生机的天罗地网。

在获得众人的赞同后,郭桓拿起那份宣纸,将其置于烛火之上。

目睹这份承载罪状的宣纸慢慢燃烧,最终在笔墨世界中化作一片灰烬。

身边的开济抚须微笑,轻轻点头。

“嘿嘿,那小子大概是头脑发热了,安稳做个武勋不好吗?”

“这浩瀚朝廷,怎是他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所能驾驭得了的?”

“依我看,郭兄,贬谪他之后,咱们再加一把劲儿。”

“反正那小子现下也有些许秀才功名,不如届时把他调遣至治河一线。”

“黄河常年洪灾频发,让咱们这位定远伯去安抚一下黄河的河神,倒也挺合适的嘛。”

“哈哈哈哈……”

众人哄堂大笑,笑声中已然规划好了窦澈的未来轨迹。

古时治河,绝非后世那种镶着金边的美差。

朱元璋与户部的吝啬程度,可谓举国皆知。

那时修筑河堤,每一分钱每一厘银都要实实在在投入河道工程,才能勉强抵挡住洪涝灾害。

如此情境下,一旦堤坝崩溃,朱元璋的严刑峻法可不管有何苦衷。

特别是若将窦澈发配至治河,明眼人都能猜到,掌握河道资金调度的郭桓,会如何紧紧扼住窦澈的咽喉。

郭桓等人此番操作,不仅欲使其身陷囹圄,更是要诛其心志!

待所有细节妥善安排妥当后,三位在场者均感心头一轻。

直至此刻,开济方才有闲暇拿起旁边的茶盏,悠然品了一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开着挂畅游三千世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