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武侠修真 > 白茶是凉性还是热性 > 二十二 老妪和她的儿子们

二十二 老妪和她的儿子们(第1/2 页)

目录
最新武侠修真小说: 从婴儿开始入道诸天:剑出神雕,证道成圣驭兽之我有系统无敌了人在西游,开局参悟吞天魔功仙缘剑修全民转职:我天奕圣手俘获万千佳人修仙:从斩妖开始长生不死凡人修仙之随身空间重生1999:开局被清冷校花揍我真不想跟女帝谈恋爱啊!绝代龙医焚天神帝玄幻:简化功法,从喽啰开始成霸主修罗剑圣大汤捉妖记最强符纹师,反派们都被打哭了从特种兵开始融合万物道法之上修罗丹帝神雕杨过:芙妹请自重!

衙门洒扫的活计,薪水很低,年轻的男子自然是没有人愿意干的,但老头们就不同了,一把年纪,体力下降,赚不了别的大钱,若能在衙门谋一份洒扫的活计,就是得了养老的饭碗,给家中儿孙省了不少赡养的责任,还能攒点钱未来做遗产。 因而不少老头都盯着这个活计。 只是,城里那么多老头,哪里是什么老头都能得到这个饭碗的?老头之所以能占到这个坑,是托了他一个远房亲戚的干系,那远房亲戚与县太爷和班头都有些交情。老头平常为人也和善,很被这个远房亲戚看得起。 如今,老头来辞职,县太爷和班头只象征性挽留了一下,便应允了,因为实在有太多还有些关系的老头都盯着这个饭碗,并再三叮嘱老头,辞职了,想要再回来,可就端不上这个饭碗了。 老头都听老妪的。 老妪让干就干,老妪让辞就辞。 老头一开始来干这份活计的时候,还因为一日十二个时辰都不得离开班房处而苦恼不已,无疑是坐了另一种形式的牢。但久而久之,老头又习惯了,在这里,班头和县太爷对他都很和善,吃住都有衙门买单,不必像在家时衣食住行都被老妪苛扣着,洗澡怕多用水不叫洗,夜里不叫点灯,怕费油,吃饭更是不让吃饱,还不用被老妪睁眼闭眼地咒骂,日子轻松得很。 老头依依不舍,但也只能收拾衣物,跟着老妪回家。 老妪却领着他先去了大儿子家里。 大儿子娶了城里祝员外家的千金。 员外郎就这么一个独女,原本想要配一门门当户对的女婿,奈何祝小姐来了出女扮男装杭城读书的戏码,结识了同在杭城读书的同乡同学,两人发生了一段学堂恋情。 祝员外很是反对了一阵,但架不住祝小姐铁了心要嫁男同学,而老妪也很是给力,拿出毕生积蓄中的一半做聘礼。祝员外见老妪如此诚意,便也出了一份嫁妆,让小夫妻在城里买了一处房屋做婚房,老妪的大儿子便有了自己的小家。 此后,老妪又用毕生积蓄的另一半给小儿子娶了自己表亲家抱养的女儿做媳妇。小儿子小儿媳起初与老头老妪一起住,老头与小儿媳相处甚欢,老妪看不过眼,总是言语讥讽老头与小儿媳之间关系暧昧,又对小儿媳挑三拣四,小儿媳受不得这份气,与老妪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 后来小儿媳娘家父母上门与老妪很是计较了一番,老妪想着毕生积蓄都花光了,再想替小儿子娶一房媳妇未必容易,又顾念着表亲不能结仇,便又七拼八凑地替小儿子在城里买了一处宅子,另立了门户。 儿子们都有了自己的家,都过得不错,两个儿子也都生儿育女做了爹,只是两家与老妪的走动也越发少了。 除了过年,轻易不回来了。 过年,也是勉强回来,吃一顿老头老妪张罗的年夜饭,便又匆匆回自己的家去了。 同在一座城,却与陌生人也无异,徒然挂了一份母子的名义。 老头老妪突然造访,吓了大儿子一跳。 “爹娘怎么来了?何事前来?要住多久?” 面对大儿子的询问,老头心里不满,但老妪不许他把不满说出口。 大儿子是老妪最爱的孩子,比小儿子倾注的感情还要多些,毕竟是第一个儿子,第一个让她在街坊邻里扬眉吐气的孩子。 大儿子读了书,跟着祝员外很有自己的营生,又体面又闲适的营生,是老妪的骄傲。 但对于大儿子来说,老妪可未必是她的骄傲。 大儿子虽然也知道老妪含辛茹苦养育他长大不容易,但老妪的性格激烈、不慈祥,也是他知悉的。 大儿媳坐月子时,老妪前来照顾月子,就将家里闹得鸡飞狗跳,让大儿子心有余悸。 他孝顺老妪,但只在心里孝顺,不能与老妪亲近,更不能让老妪加入他小家庭的生活,方能维持他这个小家庭的和睦、完满。 大儿子知道自己也许并不是个孝顺的儿子,但他若能实现自己的小家幸福,也是母亲想要看到的,也是某种程度上在母亲那里尽了孝心。 大儿子性子敦厚,心里又亏欠着母亲,又读了书,知道些圣人礼仪,故而对老母亲说话很是温言细语,哪怕问的内容很不礼貌,但那和颜悦色的语气也叫老妪听了,感到暖心的。 “我们不住,且要请你和大儿媳妇去家里一趟,你们晚间忙好了就过来,需驾辆马车过来。” 老妪交代完,便又领着老头去了小儿子家里。 小儿子不在家,还在街上做买卖,小儿媳妇接待了老头老妪。 小儿媳妇照例对老头笑容可掬,一口一个“爹”地叫着,却对老妪视若无睹。 若是往常,老妪非要和小儿媳妇计较一番不可,但今日,老妪不和她计较,只匆匆交代了她,晚间和小儿子来家一趟,驾辆马车来,便领着老头回家去了。 老头只觉老妪今日神神道道,莫名其妙,但碍于老妪一直以来的淫威,也不敢多问多说,只跟着老妪匆匆回了家。 打开家里的锁,见天井里那座金山还在,老妪方才松了口气。 而老头,

目录
我在茶楼酒肆说书的那些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