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仙侠小说 > 三国之我成了太公后人百度百科 > 第45章 姜末受罚,天下重归一统

第45章 姜末受罚,天下重归一统(第1/2 页)

目录
最新仙侠小说小说: 女修重生指南仙火焚天我在仙侠世界打闷棍麒麟历险记星龙召唤师好像是封神来着大魔神传奇苟刀修我真的成了王爷我的成仙速度有点快玄幻:我带着亿万星辰去穿越异世武林至尊异界之五种药剂当天才凡人修仙:从一本破书开始蛊仙人,蛊蛊蛊蛊蛊蛊乾坤造化:万物同流,生生不息入魔记万毒纲目我在甬安当罗刹我以武器战天下

公元213年三月。 自从秦国灭亡之后,三月时间,曹操在天下初定的时候设立了新的秩序和新的律法。 在玩家们的建议之下。 重新回到天下核心,许昌的曹操,在经过深思熟虑后,颁布了完全可以说对世家伤筋动骨的一道政策。 科举。 改变了轨迹的魏国,不仅没有选择和世家妥协,推行陈群的九品中正制。 反而开创性的提前了科举的时间。 世家即使凭借着渊博的家学,最底层的人终于也有了一些上升的机会。 并且,曹操选择在许昌三月份正式登基称帝,开创新的国家,年号初平。 而现在,他已经五十八岁,勉勉强强还能够撑一段时间。 登基之后,为了平衡考虑,他削弱占领不久,相对于中原和河北来说更加偏远的西部和南部地区盘踞的世家。 在这些地方,世家即使在他的打压之下依然掌控着官场五成左右的力量,即使分了地,在地方的影响力依然大,不符合他的三层战略。 勋贵,世家和寒门分别占据天下官页的三成,宗亲占据最后一成。 这才是曹操心中最好的配置。 所以出于平衡意义上的考虑,他开始将手伸进了玩家口中的西藏地区。 这方面自然就要西川,关中,司州盘踞已久的世家多分担分担了。 同样的道理,交州也交给了荆楚和江东的世家。 天下一统,曹操在经过仔细的算计户口还有兵马数量后,统计了结果。 天下13州总共的人口4亿略过八九百万的样子。 用了三个月,上万人层层递进的进行清点,才清点出来。 兵马数量则是高达两千万! 这就是一个刚刚经过天下一统,兵强马壮的王朝,真正的力量。 曹操,将这些兵马分配到不同地区。 尽管战争结束了以后不发生大战事,但他可没有打算自废武功。 功名当在马上取! 曹操通过玩家早就知道了天下有多么的大。 尽管他老了没有资格去抢,但后辈子却未必呀。 如果把这支部队废了,别说征战天下,就连在这个混乱的世道里保卫国家都难。 别的不说。 蒙古现在纵横中亚,长城方面曹操在统一了之后,第一时间就将大量的兵马支援到那里,才让东汉统一期间蠢蠢欲动,有野心的蒙古再次恢复平静。毕竟时机已失。 野心还有地位,从来都是和实力处于同一地位的。 “向天下,发布命令,征集延寿之物!” 许昌,成为皇帝的曹操,宛若一头老迈的雄狮发言。 延寿之物,大多都有限制,只能使用一次,而且君主,因为他们的独特,他们使用这些特殊东西效果只有正常人的1/10,这是普通只有1万气运值的皇帝的效果,曹操在天下气运滋养之下,现在气运值超过12万。秦始皇为了寻求徐福中的长生不死药,更是耗费囯运。 曹操使用的效果,只会更低下。 …… 姜府。 姜末逗弄着自己尚在襁褓之间,唯一的女儿,这个小姑娘有着三个哥哥,一个站在天下顶端的老爹,生下来就含着金汤勺。 二哥姜柳,在魏国担任文官,现在不过只有十三岁,自然是靠着爹的面子。 三哥姜邯,不过只有八岁。现在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却要遭受课业抹杀天性。 姜末在关中,因为杀了司马懿,姜氏和河内望族司马氏,直接变成了两相厌恶的关系。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谁让姜末杀了司马八达之中,未来潜力都最强最大的人呢? 司马懿现在不过十几岁就达到了这样的出色水平。 连作为大哥的司马朗都赶不上,是被他们当做家主,还有能够将家族带上更进一步层次的天之骄子培养的。被人宰了,他们没有暴起杀人,直接撕破脸皮就不错了。 受此影响,围绕在司马氏周围的一大片世家和姜末刚刚建立起来的许都姜氏之间的关系直接拉到零度。 和司马懿一起,当时同样在长安的司马朗,在得知自己弟弟死亡的消息后,第一时间是不敢相信。 在得知确切的消息之后就立刻转为了惊愕和愤怒。 司马朗当时在长安,如果不是顾及姜末的地位远比他高。 恐怕第一时间就已经撕破脸皮动手了。 竟然司马懿之死发生这件事后竟然还能做到和姜末平静说话。 足见其忍性。 姜氏与司马氏,老死不相往来。 八达中的司马进,司马通更是公开在文坛上,多次的痛骂姜末。 司马氏顾忌于姜末的强悍实力,多年来在官场的朋友,虽然敌对,但是明白实力差距,没有真动手。 毕竟,曹操削弱世家之心,世家人尽皆知。 尽管损失如此之大,但真正的冲上去,恐怕会输更多更惨。 曹操绝对又罚姜末,又打压司马氏。 所以,姜末杀司马懿造成的后续影响,现在就只剩下了曹操对此的态度。 这是最为重要的一点。 而在曹操得知了司马懿被姜末直接在宫殿之中斩杀当场,立刻就惊呆了。 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趁机压制或者解决姜末过于膨胀的功劳和地位。 而是打听姜末与司马懿的恩怨,到底

目录
冷少爷的俏千金隋唐大主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