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荆棘岭悟能努力,木仙庵三藏谈诗(第1/6 页)
话说祭赛国国王感谢了唐三藏师徒们获宝擒怪之恩, 所赠的金银玉器,三藏他们分毫不收。就命当驾官照着他们四位常穿的衣服, 各做了两套, 鞋子袜子各做两双, 带子各做了两条,另外备好了干粮烘炒,倒换了通关文牒,大排銮驾, 并和文武多官, 满城的百姓,伏龙寺的众僧人大吹大打的, 送四人出城。
走了约有二十里,在这里先辞别了国王。文武多官和百姓又送了二十里就辞别回去了。伏龙寺的僧人们送了有五六十里都不回去,有的要跟他们一同上西天, 有的要一路上修行服侍他们。行者见那些僧人都不肯回去, 于是就弄了个手段,把毫毛拔下了三四十根,吹一口仙气, 叫声“变!”都变做了斑斓猛虎, 拦住僧人们前行的道路, 在那里哮吼踊跃。众僧人这才恐惧怕了, 不敢前进,大圣就引着师父策马扬鞭而去。 少时间,就去得远了。
众僧人放声大哭,都喊道:“有恩有义的老爷!我们无缘,不肯度我们啊!”
先不说众僧人在那里啼哭, 却说师徒四人, 在大路上走远后,行者才收回了毫毛, 一直往西行去。正是四季变迁,又是冬残春至, 不暖不寒的, 正好逍逍遥遥地行路。忽然看见一条长岭,那岭顶上是路。三藏勒马观看,那岭上荆棘丫丫叉叉,薜萝牵绊环绕,虽然是有道路的痕迹, 那道路上左右却都是荆刺棘针。
唐僧叫道:“徒弟,这路怎么能走得了?”
行者回道: “怎么走不得?”
唐僧又说道: “徒弟啊,路的痕迹在下面, 荆棘在上面, 除非是像蛇虫一样伏地而游,方才可以去得了。若是你们行走,腰也难以伸展,又叫我怎么乘马行走? ”
八戒说道: “不打紧, 等我使出钯柴手来,用钉钯分开荆棘,不要说乘马,就是抬轿也包你过去。”
三藏说道: “你虽然有气力,但是道路长远了也难熬。却不知道这路有多少远近, 怎么可能费得了这许多的精神!”
行者说道: “不需要商量, 等我去看看。”
将身子一纵,行者跳在半空中去观看,却是一望无际。真个是:
匝地(遍地,满地)远天, 凝烟带雨。 夹道柔茵(指覆盖道路的草)乱,漫山翠盖张。
密密搓搓初发叶, 攀攀扯扯正芬芳。 遥望不知何所尽,近观一似绿云茫。
蒙蒙茸茸(蓬松杂乱的样子), 郁郁苍苍。风声飘索索, 日影映煌煌。
那中间有松有柏还有竹, 多梅多柳更多桑。薛萝缠古树,藤葛绕垂杨。
盘团似架,联络如床。有处花开真布锦,无端卉发远生香。
为人谁不遭荆棘(此处指艰险的境地), 哪见西方荆棘长!
行者看了多时后, 将云头按下,说道:“师父,这去处远着哩!”
三藏问道:“有多远?”
行者说道:“一望无际,像似有千里遥远。”
三藏大惊道:“怎么办才好?”
沙僧笑道:“师父不要愁,我们也学那烧荒的,放上一把火,把荆棘烧光了再过去。”
八戒说道:“不要乱说!烧荒的是需要在十来月,草衰木枯的时候,方才好引火。现如今正是草木繁茂的时候,怎么能烧得了!”
行者说道:“就是烧得了,也怕罪过。”
三藏说道: “这样的话该怎么度过去?”
八戒笑道: “要得以度过去,还得依靠我。”
好呆子,捻个诀,念个咒语, 把腰身躬了一躬,叫了声:“长!”就长成了有二十丈高下的身躯, 把钉钯晃一晃,又叫了声:“变!”就变成了有三十丈长短的钯柄,他拽开步,双手使钉钯,将那路上的荆棘往左右搂开,叫道:“请师父跟我来!”
三藏看见了甚是欢喜,立即策马紧紧跟随。后面沙僧挑着行李,行者也使铁棒拨开道路。这一日都没有停手,行进了有百十里路,将近天晚的时候,看见有一块空阔的地方,在那当路上有一通石碑,上面有三个大字,乃是“荆棘岭”;下面有两行十四个小字,乃是“荆棘蓬攀八百里,古来有路少人行” 。
八戒看见后笑道:“等我老猪给他添上两句:自今八戒能开破,直透西方路尽平!”
三藏欣然下马,说道: “徒弟啊,劳累你了!我们就在这里过了今晚,等明日天亮后再走。 ”
八戒说道: “师父先别停,趁着现在天色晴朗,我们有兴致,连夜搂开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