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tt汤普森为啥叫八贤王 > 第264章 算计

第264章 算计(第1/3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云尧长歌嫁国公,嫡女重生惊艳全京城影视之每次都有新技能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闪婚豪门大佬,锦鲤仙妻甜蜜蜜大汉征服者穿越生了个福气宝穿越占座山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三国:卧龙出山,我请刘备赴死重生换婚?侯府主母她杀穿全京城开局穿成奶娃子铮少的小娇妻,又美又野满级大佬每天都在虐渣四合院,融合万物,耕耘四九城社死!全宗门都能听到小师妹心声战国大魏王难产后重生,我改嫁渣前夫他哥带崽相亲,闪婚老公竟是千亿大佬捡到福宝闺女后,我把全村旺翻了

史书上说,张骞当年在西域流浪了十三年后终于跋涉回到了长安,汉武帝对张骞非常礼遇,让他做了太中大夫。

这个太中大夫是光禄大夫的前身,负责顾问、应对,为皇帝的咨询回答问题,而张骞却一再的要求去攻打匈奴,汉武帝想张骞是为了报仇,就封张骞做了校尉,让他出击漠北。

张骞带着军队一直行进到了千里塞外,杀了不少的匈奴人,到这里,汉武帝封张骞为“博望侯。

没过多久,张骞再次请命出征,武帝就派李广和张骞一起进击匈奴。

就在这场战役中,李广率四千骑作先头部队,陷入匈奴左贤王四万骑兵的重围,而张骞率领着万余骑兵许久之后才赶到,给李广解了围。

现在想想,这个张骞当时的所作所为,的确非常奇怪。

此役李广所率士兵大部分牺牲,张骞的部队亦因过分疲劳,没有追击匈奴人,但是为什么张骞的部队“过分劳累”,就有些说不清楚,因此朝廷论罪,李广功过两抵,张骞因为救援不力被贬为庶人。

张骞因此离开了大汉军队,可是不久,他又第二次踏上了通使西域的的路途,从这之后,西域各国才开始和大汉来往,这就包括了乌孙国。

张骞这次去西域没用多久,他回到了长安后就死了。

从魏和意说张骞的话,也让苟参想起了和苏武一起被匈奴囚禁的常惠。

那些日子和常惠在敦煌等待长安对乌孙事情的诏令,常惠就流露出了特别不喜欢西域这个地方。

“从一百多年前高祖直至武帝时候,乌孙、龟兹、车师等等西域小国可都是属于匈奴管辖的,如今时过境迁,那牛皮上的标记的地址,已经到了离乌孙国不远的匈奴境内,所以,我才费尽心思的疏通,将自己派遣到别人都不愿意去的乌孙那个动荡的地方做使节。”

“在去乌孙的时候。我都计划好了,本来按照我的设想,乌孙王元贵靡多病,解忧公主老迈。我要是和解忧公主关系融洽,就能为今后进入匈奴境内找寻宝藏而做好准备,谁知那个狂王竟然发动政变,自己做了乌孙王。”

“所以,那个狂王泥靡必须要死!”

苟参觉得这个魏和意真是一个心思缜密的人,可惜了。

“可惜了,”魏和意感叹一声说:“我千算万算,孰料泥靡竟然没有被刺死!”

“一招错全盘皆输。”

“校尉知道,细沈瘦那会围攻赤谷城,我其实是盼望着他能破城的。那样,郑吉就能名正言顺的去打泥靡,然后,泥靡和细沈瘦被灭,我就能继续在乌孙的计划。”

“可惜啊……”

魏和意可惜了又可惜。可惜的是大汉国的对外国策是“以和为贵”,可惜年迈的郑吉一心想早点回到长安和家人团聚,不愿意打仗。

而更加可惜的是,苟参一直在暗地里搅局,让本来就隐晦的形式变得难以琢磨。

“后来乌就屠杀了泥靡和细沈瘦,天子让校尉你权且负责乌孙的事宜,我就知道这事完了……”

苟参终于知道了魏和意说自己有条件。有能力将这牛皮上的秘密揭露出来的原因了。

冒顿当年买财物的地方是在匈奴境内,单个的汉人根本不可能千里跋涉深入匈奴腹地,必须有军事力量作为后盾,作为保护,否则,这个寻宝的汉人就必死无疑。或者,就会成为历史上被囚禁的苏武或者常惠、张骞。

而且,就算是一个人找到了那些宝藏埋藏的地址,怎么挖掘?怎么将那些财物带走?

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很现实的问题。

魏和意想的真是周全,可惜。时运不济,终于功亏一篑。

这下苟参倒是真的知道了,为什么当初总是觉得魏和意对解忧公主有一种**的态度,原来他是想要施展感情攻势,和解忧公主攀上关系,做一个“入幕之宾”,然后借着乌孙的国力来施展自己的寻宝计划的。

苟参心里冷笑,脸上不动声色,魏和意说:“如今,我只求活命。”

“我无官无职,没有一个手下,就算是我出去想到匈奴将财宝找出来,估计没有到匈奴境内就被杀死了,要是侥幸活命到了藏宝地点,也没有可能将财宝带走的。”

“因此,我愿意将藏宝图交给都护,愿都护保全我一家人性命,从此做一个寻常百姓而已。”

苟参说:“你这故事,听起来不错,虽然还有些瑕疵,有一些疑点,不过,也算是曲折动人。”

“可惜,我不感兴趣。”

目录
重生之时代巨星重炮之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