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君臣太“聪明”(第2/4 页)
条腿确保稳定,同时用手控制马的前进方向。而有了马镫之后,士兵骑马的稳定性不但大幅提升,而且可以单靠双腿来维持稳定,可以彻底把双手解放出来战斗。如此一来,士兵就可以由单手控制武器变为双手控制武器,战斗力大增。这时的骑兵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轻骑兵,是机动部队的王者,另一部分是重骑兵,人马皆披重甲,凭借强大的攻防能力,突破对手的防御,真正的重装骑兵,开始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在此后很长一段历史当中,重装骑兵是当之无愧的战场王者。
,!
五胡乱华,中原浩劫,大量游牧民族骑兵大规模作战屡见不鲜。前秦苻坚南下攻晋,八十万人中,骑兵就有二十七万,占三成以上;北魏拓跋焘攻打刘宋,渡过淮河的骑兵就有六十万;钟离之战中,北魏和南梁皆称百万之众,其中北魏的骑兵多达二十四万。
唐朝的骑兵规模不及南北朝,但战斗力却丝毫不落下风,其中以唐太宗李世民创建的玄甲军最为着名。玄甲军摒弃了魏晋时期的铁甲,以防护能力更好的明光铠为制式防具,因甲黑厚重,故称“玄甲”。玄甲军“精锐千馀骑,皆皁衣玄甲,分为左右队”,作战时往往由李世民亲自率领,“所向无不摧破,敌人畏之”。玄甲军在长途奔袭时,御下铠甲,是一支高机动性的轻骑兵,在正面突破时,甲骑具装,是不折不扣的重骑兵。
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后,新兴的宋朝面临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由于后晋“儿皇帝”石敬塘割让了燕云十六州,宋朝失去了传统了养马牧场,被迫以买卖和交换的方式,获得马匹,而所得到的川马、广马、淮马,质量上无法与辽军的三河马相提并论。数量上,也不能与辽军一人配数马的豪华配置相比,战斗力自然被辽军碾压了。但宋朝战争当中,骑兵仍然是重量级的兵种。甚至可以说,谁掌握了优势骑兵,谁就已经在战争当中胜出一半!
北宋的战马储备大业是赵光义开创的,他在北伐时从民间搜刮了17万匹战马,加上战争中匹的收获,给北宋留下了21万匹战马的储备。北宋战马储备的基础并不差,相关投入并不少(专门负责的人员有人,每年仅仅在京坊监就要投入麸料石,此外还有油、糖9500多斤等),管理制度也很完善,就是北宋的君臣太“聪明”。战马作为军中最重要的战略物资,赵家皇室自然不放心将它们放在自己够不着的地方,因此,汴梁附近就成了最大养马集中地,其次才是河北地区。问题是养马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北宋还采取了十分“豪放”的放养政策,每年从春到秋战马都在外边放养。而汴梁的土地肥沃、人口密集,汴梁的土地非常值钱。皇亲国戚和各路神仙都觉得这太“浪费”,因此,私下里一直侵占牧监的土地。牧监的大小官员也非常为难,他们有严格的考核制度,每年马匹繁殖的数量少上十分之一就要受处罚,而占牧监的通天人物,他们又得罪不起,只能混过一天是一天。北宋皇帝和大佬们谁都知道,但是,谁也不想要彻底和整个官僚、权贵阶层翻脸,只要听之任之。
北宋以前战马数量一直在十万匹和二十万匹左右徘徊。战马数量不足时,北宋政府还会花钱从凉州、河湟地区的吐蕃人那里高价购买,买卖马匹的地点要么放在陕西四路的榷场,要么放在古渭寨。王安石变法时,革新派大佬们也不敢彻底改变全国马监只有顷土地的现实,只好在福建和西北折腾。给革新派大佬们破局的人是王韶,他拓地2300多里,干掉了大量不服宋朝管的“黑心人”(对番部首领的蔑称),在新占的土地上建立起熙河路榷场。王韶拓边之战也打的番人首领人人胆寒,加上他的手段相对温和(杀人但不抢地,对圈占的土地给钱),番人们只好到北宋官方制定的榷茶场交易,接受北宋多给茶少给丝绸和铜钱的交易方式。王韶开边后,北宋每年能买到两万匹战马,七八成还是在熙河路购买的二等战马。
但是,王安石和宋神宗都觉得实在没有另外花钱的必要,就废除了全国大部分牧场,只保留沙苑监一个大型国营牧场,王安石还在全国推行了保甲马(户马)制度,在全国实行家庭责任养马责任承包制,甚至还把它推行到边境的番人中去。在随后的党争中,保甲马制度被废除,马监也多次废除,又多次匆匆兴起。以东平监为例,澶渊之盟之后,天下太平,宋庭认为监牧耗费太大,于天禧五年废东平监,后仅在明道元年即恢复。第二次是在熙宁七年,此时宋庭推行保马法,将牧地租赁给民户,再次以监牧耗费大为由废东平监,元祜初旧党执政,罢熙宁之法,复东平监。此后,监牧就一直处于存废不定中,绍圣四年废,大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