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武侠修真 > 玄仙门派 > 第126章 流寇

第126章 流寇(第1/2 页)

目录
最新武侠修真小说: 从婴儿开始入道诸天:剑出神雕,证道成圣驭兽之我有系统无敌了人在西游,开局参悟吞天魔功仙缘剑修全民转职:我天奕圣手俘获万千佳人修仙:从斩妖开始长生不死凡人修仙之随身空间重生1999:开局被清冷校花揍我真不想跟女帝谈恋爱啊!绝代龙医焚天神帝玄幻:简化功法,从喽啰开始成霸主修罗剑圣大汤捉妖记最强符纹师,反派们都被打哭了从特种兵开始融合万物道法之上修罗丹帝神雕杨过:芙妹请自重!

126 流寇 夏天的雨季还没有彻底过去,不过连续大雨暴雨的情况已经逐渐变少了。张铭舒也收到消息,燕王府的船队,即将从南方启程返航了。 而且船队的规模还变大了。江南那边的一些世家,自己派出了大船,甚至还请出了几艘战舰,在沿途护航。 会运送大量的粮食北上。最后会从北方运送一批矿石和药材,再返航南下。 他们肯定会抓住东南风最后的契机的。 另一点则是之前起兵反叛的吴王司元理、越王司白沃、还有闵王司白焓,基本都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了。 在各地世家大族,已经逐渐看清了局势之后,这几个用来试探的、投石问路的家伙,价值就基本被压榨干了。 能撑这么几年也是十分不容易了。 现在已经基本被控制住了,就看什么时候用完了,便可以直接将他们清理掉。 随着北方的局势逐渐明朗,一些中小家族越发感到没有自保的生存空间,陆续迁走之后,原本的秩序快速瓦解,更多的老百姓的生计,陷入到了混乱之中。 大量的资源被那些中小家族,或者直接搜刮走了,或是低价变卖掉了。 这个过程里就产生了大量的流寇,很多人原本是依附这些修士家族才能存在的。 一些是散修,因为自身的追求,或者其他的问题,没有选择继续追随供奉的家族,一起迁走,就留了下来。 还有不少豪杰级别的武夫,因为家庭扎根在当地,以前可以做修行家族的打手,帮他们管理底层,现在却没有办法举家跟着主家迁走。 也就留下了不少。 而失去秩序之后,他们去凭借自身的实力,也是在当地组建了临时的势力。 而随着乱局逐渐蔓延开,一些有野心的人,互相拉拢,互相攻伐,掠夺,迅速壮大势力。 又在引得还留在当地的修行势力和中大型家族的关注之际,果断放弃刚打下的地盘,裹挟着大量的人口、豪杰、散修,往四方流窜出去。 大河以北的区域,在去年就已经逐渐糜烂了。 各地盗匪四起。 大河以南的偏东部区域,在几家大势力、大家族的默契下,还算是比较稳定的。 只不过,有的人看不得这里太过于太平。暗中驱逐或者是引导,将那些盗匪弄到了这边来。 鲁郡、齐郡有大量齐鲁书院的读书人在,他们不敢去那边惹事。绕道东郡,也只敢偶尔出手打劫一些小村庄小聚落而已。 到了薛郡就开始猖狂。再往东走,琅琊郡他们尝试了一下,就缩了回去,王氏已经早有准备了。死了一些人之后,流寇们默契的跑到了东海郡。 而此时的东海郡,不止是北方来到流寇势力众多,虽然他们各自为战,但是数量也太多了。 而且,南边广陵郡内,随着吴王的势力被彻底打散掉,他们的一些旧部,不肯投降官军,便化作流寇,也是往北逃到了东海郡来。 李记旭这半个月来,已经连续向书院和朝廷,紧急求援了数次。 虽然郯城没有遭受到袭击,但是下面的几个县城,都被多次进攻过。 前几天,已经跑到最东边的怀仁县来了。吓得范进县令大老爷,差点就跑路了。幸好县尉那边早有准备,勉强守住了下来。 白石镇这边也是提前做好了战斗的准备。隔壁的灵水圩、温庄、东关、柳坑、黄庄、石桥等地,都已经探查到流寇的踪迹。 还不确定是南部来的,还是北边来的。这两股势力的战斗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现在的白石镇终于可以算是在实力上,跟几家邻居达到了同一水平。而且地盘还是最大的一家了。 几家人的同盟关系,也在最近这一两年时间里,在外部压力的迫使之下,逐渐紧密起来了。 其实白石镇可以算是被其他几家包围住的。 北方流寇如狼似虎,有组织地进行劫掠。所过之处,无不留下一片狼藉。他们如同黑夜中的饿狼,目光贪婪而冷酷,一路南下,寻找着可以掠夺的目标。 而南方来的家伙,就更加谨慎了,他们之前在南边已经被打成了丧家之犬,心气早就被打没了。 而且白石镇的南边有灵水圩、黄庄和温庄等势力或修士家族挡住,尤其是灵水圩内,还是擎天门的重要据点,其战力可以算是附近一带最强的存在了。 当这些流寇的阴影笼罩到东海郡时,整个郡县都笼罩在一片恐慌之中。县城的守军虽然尽力抵抗,但终究不是这些亡命之徒的对手,他们也不敢离开县城的守护,出去寻找流寇作战啊,那样会很快就被他们击溃。 可是地方的守军不敢主动出击,就让流寇们更加肆无忌惮了。只依靠下面的小家族们自己结寨自保,已经有几家被攻破了。 只是人逃出来了大部分,毕竟流寇们也不是奔着杀人去的,他们更多是掠夺财货物资,尤其是可以修炼的资源。 好消息是刚刚在兰陵县,一场大战,几乎已经被他们攻破进去了,最后的关键时刻,在秘境之中的兰陵萧氏,终于还是出手了,大量萧氏的修士出手,才将几支流寇队伍给击退。这章没有结

目录
我在茶楼酒肆说书的那些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