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仙侠小说 > 南宋崖山海战壮烈和惨烈 > 第81章 光华年(一)

第81章 光华年(一)(第1/2 页)

目录
最新仙侠小说小说: 女修重生指南仙火焚天我在仙侠世界打闷棍麒麟历险记星龙召唤师好像是封神来着大魔神传奇苟刀修我真的成了王爷我的成仙速度有点快玄幻:我带着亿万星辰去穿越异世武林至尊异界之五种药剂当天才凡人修仙:从一本破书开始蛊仙人,蛊蛊蛊蛊蛊蛊乾坤造化:万物同流,生生不息入魔记万毒纲目我在甬安当罗刹我以武器战天下

光华之年,人生最辉煌的岁月 · · · “给我练!” “小子站好了!” 校场上的军列里,我手握剑柄,走过排排校武的士卒一个个的盯,看着排排军卒呼喝出枪,千年以后我再看到那一幕,心中满是说不出的别离。 猛地伸出大手,校场上的将军抓住一个士卒的臂膀,往前一抽,士卒身形不由得一晃 “站稳了!” “看好!” 我夺过长枪身形下压,上身一送双臂一进,长枪游龙破风而进,身旁的士卒睁着大眼看着将军亲自演示。 “看明白了?” “明白了将军!” 年轻的士卒声线里满是压不住的尊崇,我把长枪还给拍拍他的肩膀,转身而去。 枪不难练,很好上手,新卒用的都是这个,难得是精,其实哪样都是难得是精。 军中最好上手的兵器就是枪,刀要单手持不是太好练,你别把刀想的太容易了,但要面对骑兵,只能选枪。 衣甲闪光,拍过士卒肩甲的手是这样的冰凉 战场上要的就是甲胄越来越厚,从皮甲到铜甲,从铜甲到铁甲,到重甲,一步步的厚,厚重千年。 因为我们都是一身重甲,大宋行军,铠甲太重无法久进,故未进备战区域前所有人卷甲以赴。或放于牛车辎重(常有民夫背携),身着军衣,后世人看到影视上的那身布衣斗笠其实是我们的军服,带着红缨的大布军帽,他叫范阳笠,上阵不穿这个,穿铁甲!重甲着身! 俟至战区,全军列阵,长枪如林,将军下令,披甲! 至此,全军披甲,行路再不卸甲。 由于铠甲沉重,南国铁甲问题没法解决,沉重闷热,所以要么不需如此的兵种减重,轻步兵选用更轻便铠甲,譬如纸甲;要么避开夏季,如无必要夏季绝不出战,只此两法。 军列齐整的校场上刀光闪耀,手握朴刀的兄弟肌肉虬结呼喝劈刀,双手紧握,至今我的眼前仍能看到他们精赤的上身上鼓结的肌肉。 都是好兵,难以忘怀的好兵 看着他们大开大合的刀势,脸上的骄傲发自内心的铺面脸庞,战阵之上,大开大合的朴刀威风无两,步战中蒙古人恨死了我们的朴刀军。 朴刀最大的意义在于破甲,破甲一击是朴刀最大的威力,许多时候连重甲都会被一刀斩杀。 朴刀最占优势处在于长度居中,故此适合河湾水师,地形窄狭,不便施展人群密集之处。 朴刀长,刀柄长数尺,三尺左右,或长或短,远超普通刀剑。朴刀短,相比动辄丈论的长身刀枪,朴刀短下的长度极易在人群混战中大发神威,特别是在武将手里,几如虎入羊群,手持朴刀,依靠强大膂力迎面劈下,劈到铠甲直接劈穿。 生前一战,我和身边一排兄弟怒吼着手持朴刀步战冲上,迎面拦腰剁翻一个一身重甲的蒙古步军! 需要提及的是,古代战阵,大开大合并不是说一下过去同时砍死一圈,不是,砍不死,扫过去是为了让他格挡手缩回去,给你争取主动权,为下一招做准备。武将出手都是快狠,因为都穿得有盔甲不是那么好杀的,主要扫一个,干倒其他都是运气,砍人主要砍脆弱的脖颈,面,避开盔甲。 砍到人刃势一定会顿一下,然后下一撞很难撞开铠甲,这就是铁甲。同时一刀砍死一圈,这个真的做不到,或者说很难做到。本将生前确有过一次同时砍死半圈两三个,那是他们穿的皮甲,铁甲从没有过这种情况。 所以,直到今世,我也从未看重过皮甲,前世军中皮甲都是一击就透,只有不需冲阵的蒙古轻骑才可能会穿皮甲,目的减重,冲锋的蒙古重骑清一色铁甲,重装铁甲。 “扎稳了!” 走过刀阵,身后盾面横举的盾刀兵一排排持盾执刀,一排排的方盾如墙而立。我背负双手,缓缓走过,身侧军卒暗去的剪影里,严肃的面容上目光如剑。 扎拒马步,为什么让你扎拒马步?战阵记忆,因为对冲的时候你一般是侧身顶人挥刀劈人,不可能轻易脸对脸,因为很容易被撞翻。 基本功不过关的人上战场死得最快,我们练,练得就是个扎实。其实许多时候能活下来纯粹运气,而运气的来源是练得扎实,脑子没反应过来但身体反应过来,或格或挡,下意识做的动作救了我们的命。 你在迟疑 慢了! 犹豫! 我们在训练时一看就知道被看的那个问题出在哪了,出招时决不能犹豫!哪怕是错招! 犹豫?犹豫付出的就是生命。 “出盾!” 阵列中我猛的回头,对着身后一个盾刀兵怒声发喊,听到将军命令的军卒大喝一声,左手持盾猛力推出! “好!” 剪影消失了,消失在我的梦里。 生前沙场,盾牌,是盾不是橹!不是防御武器,而是进攻武器!永远记死这一条!盾牌让你活下去,然后反击!真正的高手用盾,是把盾当成反击武器而并非防御,你不信可以看,战场上只把盾当护身的,一定早死,能活下来的一定是把盾当进攻武器,对面来了盾就是帮你挡刀,帮你一下顶过去顶翻他顶出破绽顶

目录
汉世祖源宗世纪第一部1644英雄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