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来熟人了(第1/3 页)
几日悄然逝去,那原本稀稀疏疏、零零落落分布于南瓜橷中的种子,仿佛被一股神秘的力量催促着一般,迫不及待地探出了嫩绿的小脑袋,宛如一颗颗璀璨的黄色宝石般闪耀着光芒,那黄芽儿们纤细而又充满生机,似乎在向世人宣告着它们的存在与活力。
而那泥泞不堪的沼泽地中,在根叔以及其他几人的齐心协力之下,一株株水芋和荠荸犹如一个个乖巧的孩子般被精心栽种下去。根叔他们小心翼翼地将这些植物放入泥土之中,仿佛对待珍贵的宝物一般,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他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期待。
要说这南瓜橷所盘绕出的形状,那可真是东一撇、西一捺,歪歪斜斜,横七竖八,毫无半点规律可言,也丝毫没有所谓的美感存在。然而,尽管它看起来如此杂乱无章,但终究还是在蝌祖所规定的那个时间节点上,勉强算是交上了一份答卷,顺利地完成了这新手村中至关重要的第一个新手任务。
这一刻,卓青麟心中涌起了一种莫名的成就感,仿佛自己在这陌生的世界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只是可惜,完成了这新手任务竟然没有任何奖励,蝌祖只是回了句:“算你勉强合格,回头给你向老祖叙功。”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但在三位叔爷的督促下的几天劳作,卓青麟庄稼把式是越发纯熟起来,基础内功、基础剑法熟练度也纷纷突破20%,八极拳进入30%的阶段。
这天,算是交了任务的第二天,卓青麟还是习惯性的带着闺女在自己的水洼地里劳作,重复地盘着南瓜橷,将已发芽的幼苗分株,在稀稀拉拉的南瓜地里打着补钉。
“还在北边山塘里放了三个鱼笼,那可是我花了 45 个贡献点才买到的,可真是不便宜啊!”卓青麟不禁感叹道。
这些鱼笼是他从杂货铺购买而来,杂货铺里的货物除了一部分是村里向交河镇和一些游商采购来的之外,大部分都是村民自己编织生产出来的寄卖品。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增加村公所和村民的税收和收入,而且还能够丰富物资和产出的种类,从而推动村子的快速发展。
至于去探索后山,或者走出鸡鸣岭,去打几个野怪升个级之类的想法,卓青麟也只能在心里想一想罢了。毕竟现实不是游戏,死亡随时可能降临,所以还是不要轻易冒险比较好。
经过这几天参加广场夜生活,卓青麟虽然没有学到太多东西,但却听到了不少关于出去巡山打猎受伤被抬回来的故事。这些故事让他深刻地认识到了野外的危险,同时也提醒着他要珍惜生命,谨慎行事。
几天下来,村里也陆续有了一些变化,在村西林子里新建起了伐木场,卓青麟还特意带着闺女跑去参观了一下,发现这真不是啥了不得的大玩意,就是一个简易工棚,三个糙老爷们,在林子里砍树。
卓青麟还想上前搭个话,混个脸熟的,便被人家一把就给赶了出来,“走、走、走……你个小屁孩,到别处溜达去,这里倒树危险,快走……”
……
卓青麟一脸生无可恋的表情,挥舞着手中的锄头,有气无力地劳作着。与此同时,他的耳边传来女儿清脆悦耳的读书声,她正在大声朗读着《三国演义》。这种情景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而卓青麟对此也早已习以为常。
对于卓青麟来说,这样做不仅可以让他温习经典,更能帮助女儿解决学习中的难题。毕竟,教育孩子是至关重要的事情,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此外,阅读《三国演义》还有助于提升智力和统率能力,对个人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卓青麟决定继续坚持这种边干农活边听书的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卓青麟会时不时地停下来,解答女儿提出的一些关于三国时期战略战术的问题。通过与女儿的互动交流,他自己的《三国演义》学习进度竟然增加了两个百分点,达到了令人惊喜的12%!更为难得的是,女儿的学习进度也得到了显着提升,增加了一个百分点。面对这样的成果,卓青麟深感欣慰,同时也坚定了继续保持这种教育方式的决心。
……
抬头望了望太阳已到远山的山尖,不知何时,水洼地的西边山梁上站着4条大汉。
“是根叔他们巡山回来了,不知今天又猎到了什么,哪人是谁,瞧着有点眼熟。”卓青麟远远见到根叔几人又来到了田地边,这已成为了这几天来的常态了。
卓青麟拍了拍手,准备收工。
“三叔?”卓青麟见到那一个新来的年轻汉子。
“真是阿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