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抗战之我是红军最稳战将 > 第134章 逃难兄妹有真情

第134章 逃难兄妹有真情(第1/3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前世被家暴虐杀,重生七零彻底黑化大明烟火我拿鬼当提款机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一边阳光一边乌云被活埋三年:我死了,他疯了!让你拍三国,你居然真跑去东汉四合院:我成了卡车司机慕晚贪欢,京圈大佬玩脱了将门姝色大厨穿到八零:穿成反派亲妈!十倍西楚霸王战力,开局手撕龙袍神厨小娘子:四个哥哥我来宠僵尸世界,从娶马小玲开始大秦:开局成为始皇亲弟三国S2逆天重来穿成农夫,我靠采山货养家鬼明三国:偷偷发展吓坏众诸侯明末:乱世崛起

得到张松溪和彭达洲如此坚定不移地全力支持后,孟大奎心中再无任何顾虑与忌惮,立刻马不停蹄地开始组织人力去处理那些逃难群众们的安置事宜。

在这之前长达数月之久的时间里,当地的普通百姓们早已迫不及待地想要投靠八路军队伍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当时许昌地区被小鬼子所掌控着,导致这些无辜的人们始终无法成功跨越那条横亘在面前的平汉铁路!

不过如今情况已然发生改变——英勇无畏的八路军战士们顺利攻占下许昌之后,并乘胜追击继续向东挺进拓展势力范围。可以说此时此刻双方都在朝着彼此努力靠近、相向而行!于是乎众多穷苦百姓纷纷手提那仅能聊以慰藉却又微不足道的微薄家产,如潮水般汹涌澎湃地向着鄢陵县城进发。

站在道路旁默默注视着眼前这支庞大且壮观无比的逃难人潮时,孟大奎只觉得自己的心情越发沉重压抑起来。根据身边参谋人员初步预估统计的数据来看,仅仅只是首批涌向鄢陵县城寻求避难庇护的民众人数便已轻松突破十万人以上这个惊人数字,并且后续仍有络绎不绝的大量难民正源源不断地朝这边赶来……

这样一来,八路军的后勤保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面对这种情况,一名参谋提出建议:“对于一部分群众,可以考虑实施劝退政策。否则,部队可能就会面临断粮的困境,更不用提上阵杀敌了。”然而,这个提议却遭到了严厉的驳斥。

“你好好想想你刚才说了些什么混账话!老百姓之所以愿意拖家带口地前来投奔我们,正是因为对我们充满信任。现在你居然叫我赶走他们?那将来我还有何颜面再见这些百姓!

张司令和彭司令交给我的任务是竭尽全力营救那些逃难的老百姓。如果我真的将他们驱逐出去,那我与禽兽又有何异?况且,上级首长也绝不可能同意这样的做法!从今往后,决不允许再说出这种话来!”

孟大奎的话语如同惊雷般震撼人心,他的眼神坚定而果敢,仿佛要穿透眼前的一切阻碍。他深知自己肩上担子之重,但对于八路军的忠诚以及对人民群众深沉的情感让他义无反顾。当参谋提出疑虑时,孟大奎毫无迟疑地表明立场——永远站在人民这边!哪怕这样做会给八路军带来巨大的后勤压力,他也绝不退缩半步。

“我理解你内心的忧虑,但咱们务必牢记一点:咱们的力量源泉就是广大民众啊!若失去了老百姓们的拥戴与支撑,那咱们便一无所成。因此,无论如何都不能背弃他们给予的信赖,决不许令其心寒失望!”孟大奎深吸一口气后接着说:“接下来,我会立刻向上级首长详细禀报这里的情形,并恳请他们调配更多资源予以援助。与此同时呢,咱们还得积极探寻各种途径,依靠自身努力去攻克后勤保障这道难题。”

孟大奎的这个决定赢得了八路军官兵们的一致认可和广泛支持。大家都积极响应,表示愿意倾尽全力去共同应对并解决逃难群众所面临的困境。紧接着,八路军便在鄢陵县迅速展开了一场规模宏大且前所未有的救援行动。

他们不仅仅只是简单地给逃难群众提供食物和住所而已,更是竭尽所能地协助他们重新修建被毁坏的家园,并帮助其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在八路军不遗余力的援助之下,这些历经磨难、四处漂泊的逃难群众开始慢慢稳定下来。他们内心深处对于八路军充满了无尽的感激之情。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那是一位身形瘦弱却坚强无比的老大娘。她的背上背着两个沉甸甸的大包裹,而两只手则紧紧牵着两个大约只有五六岁左右的年幼孩子。由于长时间的颠沛流离与风餐露宿,这两个小家伙早已精疲力竭,甚至连继续前行的力气都没了。

"奶奶,我真的走不动了……咱们能不能停下来歇一歇啊?我好想爸爸妈妈……呜呜呜……"其中那个小女孩带着满脸泪痕,可怜巴巴地哀求道。看着孙女如此模样,大娘心疼不已,但又无可奈何:"好孩子,再坚持一下,前面就有地方可以休息了……等咱们到了安全的地方,就能见到你爹娘啦……"说罢,大娘强忍着泪水,继续艰难地向前走着。

小男孩并没有丝毫的抱怨之意,只见他径直走到小女孩身旁蹲下身来,用那稚嫩的小手轻轻地擦拭着她脸颊上的泪水,并试图背起小女孩一同前行。然而,毕竟年纪尚小且力量有限,尽管竭尽全力却依然无法背起与自己一般大小的双胞胎妹妹。

一旁的奶奶看着眼前这对泪眼朦胧的孩子,心中满是酸楚与无奈,只得柔声安慰道:“小龙、小凤啊,你们要乖乖听话哦!咱们很快就

目录
二嫁好孕,残疾世子宠疯了圣光耀武闲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