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玄幻魔法 > 敕勒歌:两魏英雄传 > 第13章 功高难敌馋言谤

第13章 功高难敌馋言谤(第2/4 页)

目录
最新玄幻魔法小说: (重生)夏宝传夏宝传Ⅱ聊天群:从地球开始的诸天重生玄门小祖宗,大佬们都被虐哭了金手指女配的修仙日子+番外和冷艳御姐的同居日记剑仙+番外灰蒙的世界只有那里色彩斑斓开局娶大乘老祖,育养仙族道友且慢水魅莲+番外什么,梦中的娘子都是真的玄幻:我苟在宗门种灵田反派:一家子大帝,系统被逼升级仙雷滚滚来/为了我的61七夜谈刀锋1失落的黎明刀锋2涛生云起刀锋3寂静的冬季截神

胡太后和元徽一商量,这么着吧,现在正好定州附近也有六镇流民叛乱,那就安排元渊去定州当刺史收拾乱摊子吧。这样既可以在名义上满足元渊当刺史的愿望,又可以借元渊之手去平定叛乱,可谓一举两得。

胡太后的第六感很敏锐,恒州城民请求让元渊当刺史也就罢了,那些投降的北镇镇民居然试图拥立元渊一起造反,这后面的原因绝不简单,说明元渊在北镇镇民中的影响力已经相当之大。元渊之前做过一段时间的恒州刺史,期间很有可能跟北镇势力有所关联,而这次平叛也属于击溃战,并没有残杀多少北镇镇民,事后还积极建议朝廷赦免镇民的罪过,集中安置按需赈馈,摆明了是在收买这些镇民。

这些细节说明元渊跟六镇镇民之间并非鲜明的正邪对立,而是有些纠缠不清。

这种暧昧关系是绝对不能容忍的。所以这次胡太后把元渊安排到定州当刺史,目的就是借元渊之手再次打击六镇镇民,让他们双方彻底对立起来。

元渊不知道胡太后的心理活动,只想着快点离开恒州这个是非之地。于是他将军中事务简单交代一下,也没有等杨津过来交接,就到定州赴任了。

于瑾暂时回到洛阳复命,贺拔三兄弟则留在恒州刺史元纂帐下继续驻守平城。

元渊到达定州治所中山郡之后,按惯例先了解了一下各项情况。

定州叛乱的也是六镇流民,领头的叫鲜于修礼,原来是怀朔镇的镇兵,同样因为饥寒交迫,带领身边的流民在定州的左人城举旗造反。定州、冀州和瀛州本来就是朝廷安置六镇镇民的主要地方,这些镇民虽然变成流民,但大部分都还在附近游荡,没有走出很远,此刻听闻身边有人带头造反,便纷纷从四面八方聚集过来,人数增加的速度甚至超过了杜洛周,旬月之间已经有数万人之众。目前叛军正在四处抢掠,马上就要逼近中山郡了。

而中山郡的太守赵叔隆因为剿匪不力,正在被朝廷派来的台使刘审抓起来审查问罪,也就是说,中山郡现在处于没有守将的状态。

元渊一看这叫什么事啊,现在定州缺兵少将,太守还让自己人给关起来了,难道让我堂堂广阳王去城墙上扛枪站岗吗?他头脑一热,命人把赵叔隆给放出来,说你不用理刘审了,快点儿给我组织守城去。

赵叔隆当然乐意了,赶紧领命干活,把刘审晾到一边。

元渊此举又犯了很大的忌讳。刘审虽然官职没他大,但身份是朝廷派过来的监察特使,是代表朝廷的。你提前招呼都没打,就把人家的本职工作给搅合黄了,让刘审怎么下这个台阶?

刘审心中不忿,也没跟元渊告辞,飞马赶回洛阳。他知道元徽跟元渊有矛盾,于是先找到元徽汇报了下情况。元徽大喜,正愁找不到元渊的把柄呢,机会自己送上门来了。于是授意刘审狠狠地参了元渊一本,说他蔑视朝廷擅相放纵,有结党营私的嫌疑。

当时皇帝元诩十七岁,已经懂得一些事情了。他虽然也对元渊的做法不是很满意,但他同时也发现了元徽是在蓄意添油加醋意图搞倒元渊。元渊好歹是北方平叛的功臣,也是现在宗室亲王之中最能打的,不能因为一点点瑕疵就抹杀了他的功绩。而且自己即将亲政,以后还要多多倚重这样的能臣。

现在元徽和元渊之间的矛盾基本公开化了,这样可不好,影响内部团结,需要化解一下。

于是元诩没有跟老妈打招呼,就把元渊调回了洛阳,胡太后知道的时候圣旨已经发出去了。元诩毕竟是皇帝,君无戏言,况且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所以胡太后也没有阻拦,这次就由着儿子了。元渊回到洛阳后,元诩亲自主持酒局为元徽和元渊调节矛盾,让他们俩摒弃前嫌共同为朝廷出力。

可是元诩还是年轻,太低估这件事情的难度了,被人戴绿帽子的深仇大恨岂是一顿饭能化解的。元徽表面上唯唯诺诺,暗地里依然咬牙切齿,心说这次没搞倒还有下一次,元渊你等着咱俩没完。

就这样,元渊的定州刺史当了没几天就卸任了,改任吏部尚书兼中领军,暂时留在朝内工作。定州刺史改由元固担任。

元固也是宗室皇族,他的哥哥就是萧宝寅的前任,那位喝酒中风的西道大行台元修义。

定州是个烂摊子,遍地都是叛乱的流民,官军这边由于没人指挥,只好龟缩在中山等几个城镇内消极防守。元固到任之后,觉得这样太被动了,不是办法,便派官兵主动出去试图平息叛乱。由于前期叛军还没有统一组织起来,都是一小股一小股的行动,因此前期官兵颇有收获,抓捕了不少叛军俘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我带地球去流浪超神学院之弑神之路人仙之战:道主女富婆的第一神医什么时候更新万古第一狠人御兽时代的最强之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