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女生小说 > 根植黄土地 > 第302章 根植黄土(一)

第302章 根植黄土(一)(第2/3 页)

目录
最新女生小说小说: 千金归来汪汪,忠犬夫君御赐王妃探案手札/谈情说案每天都有人跟朕抢皇后+番外娇宠重生废皇子:戍边三年,我无敌了大乾第一皇太子无爱承欢+番外御鸾凰政治婚姻与罗曼蒂克正妻颠覆史掌上明珠独宠圣心+番外世家贵胄娇宠圣意祸妃狂天下+番外流氓神捕绝世小帝师寒门枭龙宠心

上就是一回事,只不过是表现的形式有所不同。

随着不断地识字读书,使刘巧珍在了解生活以外知识的同时,她也能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她一有时间就把过去唱过的信天游,用笔记下来,不会写的字,就空起来,找机会问人,虽说个别字还不准确,但只求能表达意思就行了。

腹有诗书气自华,当墨香浸润在刘巧珍的胸膛时,那字字句句仿佛飞了起来,如萤火虫那样地环绕着她,让她沉醉不已。

刘巧珍这才真正地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以及所给她带来的愉悦,让她知道了那些肉眼所看不见的东西,竟是这样的美妙,这一切都归于她的妹妹刘巧玲。

几年下来,巧珍日积月累,信天游就写了十多个教案本了,这里面当然还有学生娃给她提供的。节假日娃娃一回到家里,都争着帮她打字,把写好的东西都存放在电脑里。

晚上,加林没事的时候,也来职校陪陪巧珍。加林一来,两人就讨论起信天游来。

让加林感到为难的就是巧珍的《信天游》集子,内容很难处理,并不是语言问题,而是如何进行分类。加林不知道是从体裁上、曲调上还是内容上进行分类。因为巧珍提供的信天游关于民俗活动的比较多,如结婚有结婚歌,出殡有哭丧歌,盖房有上梁歌,合龙口歌,请客有敬酒歌、劝酒歌。为此加林还专门去县上找了一回景老师。

高加林记得美国记者斯诺在他的《西行漫记》里曾经这样写道:“走向陕北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中华民族文化。”陕北民歌信天游是千百年来用黄土沉淀的极具地域特色的一种文化现象。在北起毛乌素沙漠、南至金锁关、东起黄河、西至子午岭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世世代代的陕北人“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用拦羊的嗓子回牛的声,抒发着自己的冲天豪气,宣泄着自己的情感世界。

在高加林看来,信天游乃是相伴陕北人的生命过程而产生的,陕北人从生开始就一直用信天游烹调着他们的生活,信天游是陕北人的生命之歌,所以无论他们住在怎样的简陋窑洞,也不管岁月丢给他们是怎样的磨难与艰辛,他们便用信天游唱诵自己的日出而作,感慨自己的日落而息。

信天游它是陕北人生命过程中的一种民歌形式,而它的恒久生命力则来自陕北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上生生不息的爱恨情仇,凝结了世代陕北人与自然和命运相抗衡而延续的心路。

在泛着浓浓泥土味的黄土地上,一根藤、一泓水、一块石头、一片陶瓷、一件农具、一件家什都能衍生出一曲动人的信天游来,这一点高加林是深信不疑的。

加林就像修改材料那样,把巧珍的《信天游》不断地扩充,改来改去,有时还用口琴给巧珍伴奏。经过反复筛选,加林把改好的信天游编了一本书,书名就叫《黄土地上扬起的歌》,加林还专门为该书写代序言《漫话信天游》。

(加林代序言附后,读者可以不看:

陕北民歌信天游是来自黄土地的精粹,流淌着陕北儿女最通俗的词汇和最质朴的情感。

朋友!当你来到陕北,走进沟壑纵横,梁塬峁川的黄土高原,无论你是站在崇山峻岭之间,还是走在弯弯曲曲的山道里,几乎到处都能听到顺风飘来的信天游。你就像走进了陕北民歌信天游的世界里。

凡是有人的地方,你听,山梁梁、沟洼洼、窑顶顶、垴畔上、硷畔外、场院里、锅台前,处处有歌声;你看,放羊的、打场的、耕地的、送粪的、烧砖的、绣花的、洗衣担水的,个个是歌手。歌手不分老小,声音不分粗细: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唱歌来不论时日,信天游好像没梁的斗,甚时想唱甚时有,年初唱到腊月二十九,吃了扁食(饺子)又开口。

在这个圣人布道遗漏的偏僻山区,在这个畜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交汇的独特地域,由于地广人稀的居住环境,多旱少雨的自然气候,荒凉瘠薄的土地条件,穷苦人为了养家糊口只能是:吆驴赶马搞驮运,背井离乡走口外,长年累月当长工……那单调苦焦的生产生活方式,使人们养成了一种以歌抒发情感的习性。那苦中带乐的腔,那唱中带哭的调,那酸中带甜的词,那豪中带野的味,把陕北人的豁达、直率、质朴、粗犷和热情全都表露了出来,真乃一方水土造就一方人,一方人造就一方文化!

信天游人人会唱,年龄不同,经历不同,歌声也不同。中年男人的歌中多豪迈,开口有英气,行腔走流云:“一亩高粱打八斗,碾碎高粱酿好酒。酒坏君子水坏路,神仙也逃不脱酒的手”;中年妇女的歌中有柔情,歌从口中出,情在心上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拒绝我表白后直男竹马后悔了我的太子殿下啊梨思我家老攻是反贼[基建]神医废材妃书生万户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