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仙侠小说 > 再启风华 > 第13章 经筵(二)

第13章 经筵(二)(第2/3 页)

目录
最新仙侠小说小说: 天成诀神道,诡也无敌的我,只想守着小客栈逝尊青藤凡修记月辛凡,我就叫这个名字我带宗门当大佬满嘴芬芳旅行异世界剑荡凤鸣震星河奇玄录异界特种战神福天记魔女,哪里跑噬灵道仙子毋燥,我拚老命也要解你情毒许仙最强修仙法星辰衍变双穿修仙:我玩个锤子诡异修仙,我才是真正邪魔!

朱祁镇心中闪过自己姐姐的身影,问道“母亲到还没有跟我说,是谁家?”

太皇太后道“薛家”

朱祁镇皱眉“鞑官?”其实大明的军中是有很多归附的蒙古人的,他们也都被太祖太宗两位封了世职的,而且他们之中很多人的忠心反而要比某些汉人军队高得多,就比如最大的一股归附的蒙古部落,朵颜三卫,太宗北伐的时候多数都会先去朵颜三卫逛逛,每次从那里出发后都会多出来两万余精锐骑兵,再有就是宣德皇帝驾崩前最后一次巡边就是去的朵颜三卫,带的还只是纯步兵的三千营(后来的神机营)和少量的骑兵,正好遇到阿鲁台五万大军攻打朵颜三卫,宣德皇帝一声令下,中军就是八千三千营,两翼朵颜三卫近三万骑兵掠阵,最后宣宗皇帝愣是没用朵颜三卫,靠着八千三千营将士,阵斩阿鲁台,不但几乎全歼瓦剌主力,更是极大的震慑了朵颜三卫,要不是后来英宗来了个留学,朵颜三卫几十年内都不会变节。至于现在,朱祁镇皱眉到不是歧视鞑官,而是鞑官毕竟是蒙古人(封建社会时期,不是现代),一辈子就洗那么几次澡,又常年跟牲畜打交道,身上的味道就不必说了。

太皇太后笑着道“自然不是,是故鄞国公的二公子”。故鄞国公?阳武侯薛禄,本名薛六,靖难功臣,是军中大佬,宣德五年去世,追封鄞国公。这才过去五年薛家在军队之中的影响力仍在,那么太后的意思就很明显了,拉拢军队,为朱祁镇找外援。朱祁镇内心一片感激之情,自己的母亲终究是母亲的,姐姐嫁到薛家也算是一门好亲事,只要这个未来的姐夫不算太差,那么保他一个世袭的前程又如何?只不过,一边是军中大佬,当代阳武侯的亲弟,另一边却是一个副千户的儿子,这差距怕是有些太大了,要知道当年顺德公主出生的时候,胡氏还是太孙妃,说起来也是宣宗嫡女。

朱祁镇看着太皇太后有些欲言又止,太皇太后止住了朱祁镇道“祖母知道你的意思,胡氏是个可怜人,你将来多多照拂一番吧。”朱祁镇只好点头应是。

说完了家事,太皇太后就转入了正题“知道我叫你来是为了什么事吗?”

朱祁镇道“孙儿知道,是经筵的事儿。”

太皇太后点头“对,你有何想法?”

朱祁镇道“孙儿学识浅薄,自是愿意的。毕竟开经筵也是为了孙儿好。”

“知道就好,只是这经筵的奏疏我已经批了。”

朱祁镇询问“可有什么不对?”

太皇太后道“未出百日,我不想大办。”

朱祁镇赶紧道“是孙儿不孝了,未能想到此节”

办经筵,可不仅仅是让人家讲官来给你讲课那么简单,比如唐宋两朝都有经筵,讲官不到可以吃饱喝足,还能拿回家,哪怕是御用的物品也可以光明正大的拿回家,甚至唐朝的时候,经筵讲官还能把宫女都带走的,只要你水平够高;宋朝好点,可那也是要给束修的,不能白白给你皇帝讲课,知识是珍贵的;不过到了太祖这里就变了,太祖他老人家出身贫苦,那节约的性格自然也体现出来了,头一次办经筵,官员们学着唐宋旧例,那是又吃又拿的,把太祖都看懵了,也急眼了,这得花多少钱啊?所以直接定了一条规矩,只能吃一顿,不能拿,谁拿揍谁(廷仗),后来再想想还是太亏干脆就不开了,哪怕是开也趁着还没到饭点就结束了。搞的太祖朝翰林那是真的清如水了,太宗就更过分了,直接告诉那些翰林,也不伺候你们,开经筵没问题,你们自备饭食:仁宗终于给改了,管饭,还管饱,就是有点穷,管不起,然后十个月就驾崩了。宣宗皇帝到也管饱,但是饭菜得提前定好了,超标准的话不好意思,你自己掏腰包,然后就成了定例了,直到孝宗皇帝才给把待遇提了上来,但是后面的皇帝一个比一个难伺候,武宗最讨厌的就是文官叨逼叨,所以直接取消经筵,嘉靖倒是没有取消,人家干脆就不出门儿,一心修仙去了;穆宗更绝,钻后宫里面造小人去了,神宗跟爷爷学,光宗就三个月,熹宗忙着木匠活没空,思宗直接就没机会了,所以整个明朝翰林院侍讲学士,开办经筵的次数真的是闻者伤心看者流泪了。所以说,朱祁镇要办经筵,那就肯定要宴请群臣的,国丧期间则是不允许婚嫁的,何况宴请群臣了。这个时候总是不合时宜的。

太皇太后说道“你年纪小,思虑不周也可理解,经筵就不开了,但是日讲却是必须的,之前王振和张英教授你学识,王振仅是个秀才,张英倒是有些学识,不过却不适合教你,我给你另寻了一个讲官。”朱祁镇问道“竟是哪位学识之士,竟值得祖母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技能复制师明末辽东从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