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仙侠小说 > 梁山不老 > 第11章 赏灯开封府

第11章 赏灯开封府(第2/3 页)

目录
最新仙侠小说小说: 镇天鼎凡人破天我在修仙界读小说我也想纯情,但她们不允许国战:万古长夜全女神豪客团拜师九叔之我在民国当军阀水洛蓝冷钰进入宗门后,我开始摆烂创世彩戏师道君?那不是做梦就成?从妖武世界开始的位面远征女尊:昏庸女帝的阶下囚修仙,我的灵田能升级凡人修仙:这个法修很会拉扯锻刀阁:我的锻造术自动满级?道门尊者乱世宿命思念如风三山阙我有一尊青铜小鼎

星球小。渐隐隐鸣梢声杳,游人月下归来,洞天未晓。

清风寨镇土地庙前的小鳌山和大名府三处鳌山有以下共同特征:1.鳌山上都有龙的图形,寓意君主与民同乐。清风寨“山石穿双龙戏水”,大名府留守司州桥鳌山“上面盘红黄纸龙两条,每片麟甲上点灯一盏,口喷净水”,铜佛寺前鳌山“上面盘青龙一条”,翠云楼前的鳌山“上面盘着一条白龙”。东京的鳌山虽没有具体描写,但在词中写道:“鳌山采喝彩结蓬莱岛,向晚色双龙衔照。”鳌山上都有龙的图形且龙能喷水,龙是帝王的象征。元宵节皇帝和妃嫔在宫城门楼上观灯嬉戏,百姓在楼下观看露台演出杂剧,奏乐人不时引导百姓高呼“万岁”。鳌山上“风传帝乐,庆玉殿共赏”,正是道君皇帝庆赏元宵、与民同乐的真实写照。2.鳌山一般设在市镇中心或者居民聚集之处,且鳌山上灯火花样繁多,景致极为壮观。清风寨镇设在土地大王庙前,张挂五七百碗花灯;大名府市中心添搭两座鳌山,留守司州桥、铜佛寺前、翠云楼前也有鳌山,鳌山上灯火不计其数;“北京三五风光好,膏雨初晴春意早。银花火树不夜城,陆地拥出蓬莱岛。烛光衔照夜光寒,人民歌舞欣时安。五凤羽扶双贝阙,六鳌背驾三神山”。六个鳌山上有三座神山,足见鳌山之大。东京是都城所在,其鳌山更多、更大,也更为繁华。

三是社火:社火,本指节日迎神赛会所扮演的杂耍、杂戏。之所以称为社火,是因为中国古代是农业国,农业收成之丰歉,对于国计民生至关重要,故每年许多节日,均以杂戏、杂耍等形式娱神,求其保佑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土地是各种作物生长之本,故土地神最受重视,而古代地方基层行政组织,以二十五家为“社”,每社每年定期对土地之神进行祭祀,以此土地之神亦被称之为“社”神。元宵节是一年当中第一个月圆夜,春耕即将开始,为祈求丰收,自民间至朝廷,都举行庆祝活动,求其保佑,因而在祭祀娱神活动中,伴有大量烟火,古称“社火”。其他节日的娱神活动也以“社火”呼之。清风寨镇、大名府、东京所在的开封府,大街小巷都有社火。宋江之前因在清风寨镇看到社火队里一伙舞 “鲍老”,那鲍老“身躯纽得村村势势”,于是不由得哈哈大笑,因此被刘高的老婆发现,结果被抓。在攻打大名府后,我们看到的社火:“烟迷城市,火燎楼台。前街傀儡,顾不得面是背非;后巷清音,尽丢坏龙笙风管。耍和尚烧得焦头额烂,麻婆子赶得屁滚尿流。踏竹马的暗中刀枪,舞鲍老的难免刃槊。”元宵节社火中的傀儡舞、耍和尚、麻婆子、踏竹马和舞鲍老。其中的鲍老,是傀儡戏中常出现的引人笑乐的人物,是一种戴面具的滑稽舞。宋杨亿《傀儡诗》:“鲍老当筵笑郭郎,笑他舞袖太郎当。若教鲍老当筵舞,转教舞袖郎当长。”鲍老与郭郎同为傀儡戏中的人物,二者一起作滑稽性表演。宋时舞鲍老已成为元宵社火舞队中的常备戏。舞鲍老的风俗一直延续至明。

四是灯棚:宋江之前在清风寨镇看到底灯棚:只见家家门前搭起灯棚,悬挂花灯,灯上画着许多故事,也有剪彩飞白牡丹花灯并芙蓉、荷花,异样灯火。灯棚也称“山棚”,高大的结扎各式花灯的彩楼或百戏艺人献艺的戏棚。灯棚大小不同,清风寨镇的灯棚应该是小型的、简单的,仅悬挂花灯而已;北京大名府的灯棚却是大型的:“家家门前扎起灯棚,都要赛挂好灯,巧样烟火。户内缚起山棚,摆放五色屏风炮灯,四边都挂名人书画并奇异古董玩器之物”。户外的灯棚装饰除了花灯外还有“巧样烟火”。“巧样烟火”就是把施放到空中的烟火变成楼阁、人物、花卉等奇巧的玩意。室内的灯棚还摆放“五色屏风炮灯”。“炮灯”是一种球形的彩灯,可以悬挂在灯棚,也可以作为元宵节的纪念品赠给妇女作头上的饰品。清风寨镇“银蛾斗采,双双随绣带香球”及大名府“翠玉楼高侵碧天,嬉游来往多婵娟。灯球灿烂若锦绣,王孙公子真神仙”中的“银蛾”、“香球”和“灯球”都是这种球形的彩灯。清风寨镇的地位相当于县,是用以屯兵驻守防止辽、西夏侵略和弹压人民反抗的军事组织。东京是宋都城所在,大名府是和开封府并称的四京府之一,所以我们看到其规模比清风寨镇要大,庆祝的时间要长。清风寨镇的放灯应该是只在正月十五这天的当晚,依照东京体例,通宵不禁,十三至十七,放灯五夜。放灯时间较清风寨要长。这让我们在了解宋朝庆赏元宵风俗民情的同时,又看到不同地方庆赏元宵的不同之处和地域性特色。清风寨镇在山东青州地区,宋江在清风寨所看之灯,是“剪采飞白牡丹灯”和“荷花芙蓉异样灯”。在鲁中、鲁西南地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超级锋暴医路通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