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仙侠小说 > 梁山不老 > 第120章 研制虎蹲炮

第120章 研制虎蹲炮(第2/3 页)

目录
最新仙侠小说小说: 寻仙:千古死局吾破之玉剑仙缘我在大道彼岸,看那人间烟火瓦尔克伦之书今日无事,勾勾生死簿蝼蚁鸿鹄仙道凡俗道与天齐上道仙途大宇宙修仙行朝圣途被流放之人与深海来客混沌至尊转世重生穿越到异世界成为魔物使者龙族再起原灵诀神隐仙途之星辰修真录她想做那剑修魁首异途诡道仙门不收,我红尘入道独断万古

种虎蹲炮:一种是“长二尺,腹内粗二寸余”《武备志》称这种炮重三十六斤;另一种则是“三尺以上”的,但重量不详 。而有幸保存的一门虎蹲炮实物,重达“四十九斤六两”。上述三种虎蹲炮的各种不同的数据,也证明虎蹲炮确实远非一种型号。就以身长二尺、重量达到三十六斤的虎蹲炮为例,此炮由熟铁制成,每次用火药七八两,可发射五钱重的铅弹一百枚,为了防止“子小而口大”,“散出无力”的蹩端,再用重三十两的大铅子或大石“慢慢筑入”炮口(如用大铅子,小弹丸可酌情减少),这样射程也大大增加了。

,!

虎蹲炮算不算大炮?戚继光时期的虎蹲炮可能只算轻型火炮。但是明代的人却不这样认为的。那时很多人认为虎蹲炮是大炮。戚继光在论及火器时说:“快枪复有大炮,似可当虏聚冲。但大炮须防跃退,须去营二三十步。”这里的“大炮”,实际是指“三将军”“缨子炮”“毒虎炮”等炮,《练兵实纪》也称:“国初分在边方,有所谓‘三将军’‘缨子炮’者;近时有所谓‘毒虎炮’者,固亦利器,但体轻易跃,每放在二三十步外。”“炮大不可多得,数炮不能退虏,而群炮在后,不得齐放,适败我事。”值得注意的是,戚继光在不同的场合中称“三将军”、“缨子炮”、“毒虎炮”等炮为“大炮”、“炮大不可多得”,那么,在一些旧炮的基础上改制而成的虎蹲炮,当然也算大炮了。明朝的邻国朝鲜,其人民在平壤之战中,看见援朝抗倭的明军,配备了各种威力惊人的火器,不久便在自己的军队中大力推广火器。朝鲜官方史籍《宣宗实录》称“为当炮手,又须兼习各样大炮。”还特别提到了戚继光的《纪效新书》,称:“此效篇内,亦似以佛朗、虎蹲、神飞等炮试放,以效其高下,岂专习鸟铳而已哉,火器翻释,各给各哨,使之预讲试放之法,来春为止,以前各样大炮轮回试才。”可见,朝鲜人也把虎蹲炮与佛朗、神飞等炮并列为“大炮”的。

南方平倭作战,明军每营(五百人)官兵中“驮扛”着三门虎蹲炮。“倭寇之来,每二百结为一簇,再不顾四面,只冲一路。任有若干兵列若干长,必不能御,但冲处径能溃围,临时得此一炮,大妙!”北方对抗蒙古贵族,虎蹲炮亦不容忽视。戚继光非常倚重虎蹲炮,他北上时组建了新的骑兵营,每一骑兵营有官兵2700人,一般装备虎蹲炮六十门,每门虎蹲炮需要三名炮手。以骡马驮载虎蹲炮的骑兵营,是中国骑兵史上最早的骑炮兵,它比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在1630年编制的骑炮兵,要早60年。戚继光的战术是这样的:当蒙古骑兵逼近时,先由明军下马发射鸟铳、快枪、火箭等火器,再放虎蹲炮;双方近战时,明军则要手持钯、刀、棍等兵器摆出“鸳鸯阵”迎敌。当蒙古骑兵撤退时,明军骑兵上马追击,追上之后,铳手们迅速“下马举炮”,轰击一番,而其他骑兵“就于马上射箭,刀砍枪戳,全胜乃止。”装备了虎蹲炮的骑兵,还可以配合步兵及战车营作战。攻坚明军用火器攻坚的历史悠久,早在明太祖朱元璋未称帝时,派军队包围军阀张士诚的老巢平江(今苏州),“城四面筑长围困之。又架木塔,与城中浮屠对,筑台三层,下瞰城中,明日敌楼。每层施弓弩大铳于上。又设襄阳炮以击之,城中震恐。”围城的火器有“大小将军筒”等,“四面铳炮之声昼夜不绝”朱元璋军队使用着各类强大的火器,压制着张士诚,其中应该包括碗口炮。一直到明末,明军仍然存在用碗口炮这种老式火器攻坚的例子,如在明军抗倭援朝时,就用“大碗口”攻坚。由碗口炮等炮改造而成的虎蹲炮,性能更加优越,用来攻坚,也就顺理成章了。亲眼目睹明军攻克平壤的朝鲜大臣李元翼与李德馨,在与朝鲜国王李昖谈话时,谈到了参加攻城的虎蹲炮。《宣祖实录》记载:“上(指朝鲜国王李昖)曰:‘虎蹲炮何如?其制放铁丸耶?如将军石耶?’ 德馨曰: ‘如虎之蹲踞,而放铁丸矣。’上曰:‘城中放炮,随处起火云,然耶?’元翼曰:‘以石丸为之,或以铁为之,火药之上,以泥土充之,插火则石出而飞散,火随以炽烈。’”从李元翼的回答中可以看出,虎蹲炮可以发射“石丸”或“铁”,发射前在“火药之上,以泥土充之”,这与戚继光在《练兵实纪》中记载的虎蹲炮发射方式一致。 李元翼提到明军各类火炮攻城时又说:“倭铳之声,虽四面俱发,而声声各闻,天兵之炮,如山崩地裂,山原震荡,不可言状。”上日:“城石亦可触破耶?”李元翼日:“触之无不裂破,犯之无不焦烂”。

那么,明军在其后的攻坚作战中,为什么不能再现平壤之战的辉煌呢?那是日军吸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这儿只是家茶馆亮剑:开局救老李,吊打小鬼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