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仙侠小说 > 通史演义 > 第100章 齐懿公夺妻杀臣,邴原之子如何复仇?

第100章 齐懿公夺妻杀臣,邴原之子如何复仇?(第2/3 页)

目录
最新仙侠小说小说: 寻仙:千古死局吾破之玉剑仙缘我在大道彼岸,看那人间烟火瓦尔克伦之书今日无事,勾勾生死簿蝼蚁鸿鹄仙道凡俗道与天齐上道仙途大宇宙修仙行朝圣途被流放之人与深海来客混沌至尊转世重生穿越到异世界成为魔物使者龙族再起原灵诀神隐仙途之星辰修真录她想做那剑修魁首异途诡道仙门不收,我红尘入道独断万古

恶,一个叫视。他的宠妾秦女敬嬴也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倭,一个叫叔盻。四个儿子中,只有倭年龄最大。因为恶是嫡夫人所生,所以文公立恶为世子。当时鲁国任用了三桓家族来执掌政务。孟孙氏的族人叫公孙敖,他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谷,一个叫难。叔孙氏的族人叫公孙兹,他生了一个儿子,叫叔仲彭生,后来被封为叔孙得臣。文公任命叔仲彭生为太傅。季孙氏的族人叫季无佚,是季友的儿子,季无佚生了一个儿子,叫行父,也就是后来的季文子。鲁庄公有一个庶出的儿子,名叫公子遂,也有人叫他仲遂,他住在东门,所以也有人叫他东门遂。从僖公的时代开始,他已经和三桓一同处理政务。按照辈分来说,公孙敖和仲遂是再从兄弟,季孙行父是下一辈。因为公孙敖得罪了仲遂,在外地客死,所以孟孙氏失去了权力,反而是仲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掌握政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公孙敖是如何得罪仲遂的呢?公孙敖娶了莒国的公主戴己为正妻,她是谷的母亲;她的妹妹声己,是难的母亲。戴己去世后,公孙敖性欲旺盛,又去向己氏求婚。莒国人推辞说:“声己还在,应当做继室。”公孙敖说:“我的弟弟仲遂还未娶妻,就与遂订婚好了。”莒人同意了。鲁文公七年,公孙敖奉命前往莒国进行聘礼,顺便为仲遂迎娶女儿。到达鄢陵时,公孙敖登上城墙远望,看见己氏非常漂亮,当晚就与己氏同宿,然后娶她回家。仲遂见自己的妻子被夺走,非常生气,向文公投诉,请求派兵攻打公孙敖。叔仲彭生劝谏文公说:“这是不可行的。臣听说,兵器在内部引起的就是内乱,在外部引起的就是外患。如果幸运没有外患,我们就不应该引起内乱吧?”于是,文公召回公孙敖,并命令他将己氏归还给莒国,以平息仲遂的不满。公孙敖和仲遂的关系也得以恢复如常。公孙敖一直想念己氏,第二年,他受命前往周国,参加襄王的丧事。他没有去京师,而是带着吊唁的财物,偷偷地去了莒国,和己氏夫妇相聚。鲁国文公也没有追究此事,还让他的儿子谷主持孟氏家族的祭祀。

后来,公孙敖突然想念故国,便派人向他的儿子谷传达消息。谷又转而向他的叔叔仲遂求助。仲遂说:“如果你的父亲想要回来,必须遵守三个条件。第一,不能进入朝廷;第二,不能参与国家事务;第三,不能携带己氏。”谷代表公孙敖回复了仲遂。公孙敖渴望回归家乡,欣然接受了这些条件。公孙敖回到鲁国三年后,果然一直闭门不出。有一天,他突然拿走了家中所有的财宝金银,再次前往莒国。孟孙谷想念他的父亲,过了不久就病死了。他的儿子仲孙蔑还很年幼,于是孟孙难被立为卿,继承了家族的权力。不久,己氏去世,公孙敖又想回到鲁国,将全部家产献给文公,连同仲遂,让他的儿子难为父亲请求允许。文公答应了他,于是他便回到了鲁国。到达齐国时,他因病不能前行,最后在堂阜去世了。孟孙难坚决请求将他的遗体运回鲁国。孟孙难因为他的父亲公孙敖被定为罪人,所以他只能被授予宗祀的权力,等待他的堂兄弟仲蔑长大,因此他在家族事务中的地位并不高。季孙行父让仲遂、彭生和得臣这三位叔父共同掌管家族事务,每个人都不敢自作主张。彭生非常仁厚,担任着家族的师傅。得臣则多次掌管军权,因此仲遂和得臣这两个人尤其具有权力和影响力。敬嬴靠着文公的宠爱,对儿子不能继承王位感到愤怒,于是用丰厚的贿赂去交结仲遂,并把自己的儿子倭托付给他,说:“将来如果倭能成为国君,鲁国将会与你共享。”仲遂被他托付的情意所感动,决心推举公子倭。他考虑到:“叔仲彭生是世子恶的师傅,一定不会同意这个计划。而叔孙得臣性格贪财,可以用利益来打动他。”于是,仲遂经常把敬嬴赐给他的财物分一部分给得臣,说:“这是嬴夫人让我赠给你的。”同时,他还让公子倭经常去得臣家里拜访,表示尊敬并请教问题,因此得臣也对公子倭有了好感。

周匡王四年,也是鲁文公在位的第十八年。这一年春天,文公去世,世子恶主持丧事并继位。各国都派人来吊唁。当时齐惠公刚即位,他想要改变商人的暴政,因此特地派人去鲁国,参加文公的葬礼。仲遂对叔孙得臣说:“齐国和鲁国一直是世代友好的国家。桓公和僖公关系亲密得像兄弟一样。但因为孝公的恩怨,导致两国关系恶化,变成了仇敌。现在齐国新君主公子元刚即位,我国还没有去祝贺,他们却先派人来参加文公的葬礼,这是表示友好的举动,我们不能不去回访。趁这个机会,我们可以和齐国建立友好关系,寻求他们的支持,以便扶立公子倭为国君,这是一个好策略。”叔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这儿只是家茶馆亮剑:开局救老李,吊打小鬼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