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仙侠小说 > 朕,木匠皇帝? > 第1718章 广南

第1718章 广南(第1/2 页)

目录
最新仙侠小说小说: 斗气和魔法的世界也有女王大人哦长得像肖赞龙傲天光环对我失效乘龙御天雪落寒山半坡道人传无光之王大道之开山拔月你若是龙,也好寻仙:千古死局吾破之玉剑仙缘我在大道彼岸,看那人间烟火瓦尔克伦之书今日无事,勾勾生死簿蝼蚁鸿鹄仙道凡俗道与天齐上道仙途大宇宙修仙行朝圣途被流放之人与深海来客

三月初十,顺华府。

此地位于安南边陲,距离后黎朝名义上的国都"升龙府"足有千里之遥,在秦汉时期属于象林县所管辖。

东汉末年,趁着中原王朝战乱不休,无力顾及边陲的时候,世代生活于此的土人杀死东汉朝廷派遣至此的县令,并宣布独立,建立占城国。

大明嘉靖年间,彼时掌握后黎朝权势的郑主为了排除异己,特意下旨令同样地位显赫的谅国公郑检出镇广南地区。

自此以后,阮氏家族便开始了在广南地区的统治,并以顺华府为根据地,逐渐形成了能够与后黎朝对峙的割据势力。

今日阳光大好,微风不急不躁,吹在人的脸上很是舒服,但顺华城中往日人满为患的模样却是消失不见。

放眼望去,纵横交错的街道上,仅有零零散散的些许行人在沿着街边小心翼翼的行走,其中还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

原因无它,一切皆是由远道而来的大明官兵所致。

尽管"阮氏政权"偏居南方,但自从一向自视甚高的"郑主"被迫遣使求援之后,城中军民百姓便将注意力放到了北方。

随着后黎朝大军节节失利,一连串"噩耗"接连传回广南,往日里富庶繁华的顺华府也逐渐笼罩上了一层阴霾。

因为还是白天,故而被历任阮主,前后共耗费数十年所修筑的"王宫"大殿内并非点起烛火,仅在角落处摆放有几个火盆,正在发出微弱的噼里啪啦声。

上首处的"王位",赫然坐着一名身着蟒袍,年纪约在四十余岁的中年人,此刻正微微眯着眼睛,不时方向半开的殿内,好似在等待着什么。

他叫阮福源,在其父病故之后,于十三年前正式成为"阮主",也是这广南国的第三位君主。

在其父祖世代,因为自身实力的不同,尽管对于在后黎朝呼风唤雨的"郑主"十分不满,但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听从后黎朝的召令。

但当他继位为"阮主"之后,便直接切断了与北方后黎朝的隶属关系,并将任命广南省官员的权利,握在手中。

为了能够与后黎朝所对峙,他果断选择与红夷人和佛郎机人合作,并在这些人的帮助下屡次抵挡住后黎朝的进攻,并最终在双方约定成俗的边界线修筑起一座长达十余里的寨墙。

同样是在这些红夷人和佛郎机人的帮助下,他广南国获得了大量火器火铳,并应用至军中。

前几日才刚刚过完四十岁生日的阮福源曾不止一次许下豪言壮志,定要在有生之年发兵升龙府,令安南国换朝换代。

可令他始料未及的是,本在近些年逐渐跌落神坛的大明竟然重新恢复了昔日东亚霸主的威势,并且以强硬的姿态"以战止戈"。

更要紧的是,掌握安南大半疆域的后黎朝面对着来势汹汹的官兵竟然毫无还手之力,就连作为巩固升龙府屏障的清化城都落入官兵手中。

顷刻间,安南国内扑朔迷离的局势便是瞬间明朗起来。

"报!"不知过了多久,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于殿外响起,同时伴有急切的呼喝声:"阮辉负隅顽抗,已被当场格杀。"

阮辉,阮氏政权的重要人物之一,也是举朝皆知的"保守派",一向主张与后黎朝和平共处。

前些时日,后黎朝的郑主派遣使臣前来求援,便是阮辉负责接待。

"后黎朝的使臣呢?!"顾不得心疼自己的巩固大臣是否真的"负隅顽抗",阮福源便是紧接着追问道。

相比较之下,还是那同样出身郑氏家族,负责替郑主求援的使臣更为重要。

"回禀王爷,后黎使臣已被控制起来。"

"好好好,做得好。"闻言,心事重重的阮福源终是彻底放松下来,并补充了一句:"好好看管起来,绝不能让其死了。"

倘若大明官兵荡平升龙府,他便会将援助后黎朝的全部"罪恶"推卸到阮辉的身上,并将后黎使臣交给官兵发落。

"阿爸,何至于此?难道官兵还能越过左江,讨伐我等?!"待到殿中前来禀报的内侍退去之后,殿中角落处方才响起了一道略有些不满的声音。

放眼望去,只见得在阴暗角落处,赫然坐着一名脸色有些阴霾的年轻人,面容与上首的阮福源有三分相似。

"糊涂,你懂得什么?!"见被自己从小当做继承人培养的长子竟是不理解自己的用意,阮福源先是一愣,随即便颇为不满的训斥道,眼眸深处涌现了一抹失望之色。

他们阮氏家族与后黎朝

目录
相公是猎户少年喜种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