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去大明湖哪一处风景最好 > 第59章 统一团队思想

第59章 统一团队思想(第3/4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命运冠位指定:冠位虚构史学家四合院:重生获得超级金手指木叶:宇智波极端?献上忠诚!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直男穿进ABO靠装A升级美貌在叶罗丽当美强惨的日子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明末之我若为王坎特洛特高中的倒霉侦探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学名张好古关于鼬不仅是弟控还是兄控这件事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

黑手,机关算尽,最后都没有落到好下场,既丢了人品,也丢了性命。

朱植题词的寓意很明显,就是提醒手下这帮属官要有大局意识、政治意识、看齐意识,而不是各自站队,私接天线,互相攻讦。

大明那帮文臣太能内耗了,整起人来的时候,狠得连自己都害怕,比晁错和袁盎这两个家伙不相上下,饶是老朱这样的狠角儿,有时候也被他们气得半死。

黄湜也是聪明灵秀之人,对这一点自然是一点就透,反复揣摩这两句诗的心胸和境界,确实超越以前所有读书人,心中对这少年王爷愈加佩服。

沉思片刻之后,他也不再理会行前齐泰代表太子叮嘱他要盯紧辽王这话,向朱植一拜:“黄湜牢记今日教诲,定当诚心诚意地为辽王办差,为大明立功。”

黄湜有了墨宝后,那赶来的郭英和骞义也要。

朱植现在抄袭后人也抄累了,只好把左大帅读书时的那句座右铭拆开分送二人,一个是“心无半亩,心忧天下”,一个是“读破万卷,神交古人”,也算是格局非凡之作。

骞义是进士出身,对王爷的勉励自是极为高兴。

那郭英虽是行伍出身,却长期在老朱身边办差,知道辽王也是话里有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大明实行军屯不久,宣化、大同等地的边塞将官侵吞屯田,驱使士兵为自己种地,或只分给士兵贫瘠之地,已经导致屯守士兵十逃二、三,个别卫所甚至十逃六、七。

想到这些,郭英于是说道:“殿下此次之国,呕心沥血,忠心体国,将陛下所赐之国费用数百万两尽数用于官兵吏民身上。我辽东将士自当体会殿下良苦用心,百户以上不得有一田半亩。”

大明屯田沿袭古法,有较多可取之处,但是在制度设计上还有很大的漏洞。最大的漏洞就是军官可以拥有田产。

其实,百户以上官员,已经是六品以上的高级领导干部,不需要种地了,谁会亲自种田?

高级军官如果分了田地,要么转租他人,当中间商,赚取差价,要么让部下耕种,剥削下属,这样获利更多。

如果让百户以上军官不得拥有田产,士兵的屯田利益就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军屯制度也许不会那么快崩溃,到了明朝中期,三十多个小倭寇竟然能横行江南,从长江口一路杀到应天府。

郭英有了墨宝,那身后杨文、宋忠、周兴等人虽是武将,斗大的字不识一筐,也来讨字。

朱植略加思索,各取人名,送了杨文“文武双全”,送了宋忠“尽忠报国”,送了周兴“振兴中华”,虽有些敷衍的味道,这三个大老粗却是极为高兴,说是要装裱后供子孙瞻仰。

看这武将越来越多,靖江王爷和两个丫头也跑了过来凑热闹,讨要墨宝。

朱植又一改刚才挥毫的严肃,来了兴致,画风一转,龙飞凤舞起来,送给收钱的是:

“心安即为家乡,归来仍是少年”。

众人一读,都觉得这字极为贴切靖江王爷此时的境况,连声说好。

只是辽王送给两个丫头的诗,小丫头居然看不懂。她们后世只学知数理化,哪认得这蚯蚓般的行草书。

婉清娇嗔道:“王爷,你这画的啥啊?你敷衍我。”

身后却有好事之人高声读了起来: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尽珠帘总不如。”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第一句诗文取自唐朝风流才子杜牧在扬州风月场所寻奇猎艳之作。马上有风骚之士把前面一句也读了出来: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这是形容才十三、四岁女孩子的,倒是和两个小丫头比较贴近。

第二句则源自宋朝东坡先生的《题西林壁》,本来是提醒人们要学会换位思考的哲理之作,却被那些自诩风流的才子们在风月场所用滥了、用偏了。

听这文人们嬉皮笑脸,甚至有些猥琐地解释,婉清、婉君在后世收看娱乐节目时也是知道些的,俏脸唰地就红了,连骂朱植:“下流。”

见两个小姑娘居然敢骂辽王,郭英和众文武大员个个目瞪口呆,想笑又不敢笑。

大家都知道两个丫环自进京城辽王府以来,就深受辽王殿下的偏爱,说是在外历练时遇到的两位仙子,有化腐朽为神奇之法,要求下人们以郡主之礼事之。

这一路走来,穿的、长的不像丫环,拽的却真像两个郡主,和京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死神:瀞灵廷的自律队长快穿之炮灰不约为异世界献上礼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