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仙侠小说 > 古今中外守信用的人 > 第230章 带着一把尖刀防身

第230章 带着一把尖刀防身(第1/2 页)

目录
最新仙侠小说小说: 满嘴芬芳旅行异世界剑荡凤鸣震星河奇玄录异界特种战神福天记魔女,哪里跑噬灵道仙子毋燥,我拚老命也要解你情毒许仙最强修仙法星辰衍变双穿修仙:我玩个锤子诡异修仙,我才是真正邪魔!污蔑我是魔头?一剑攮死你!天剑之剑开局溺水死尸成就超凡神位青山有剑客龙之殇灵缘剑心寡王修仙:这辈子也要寡到最后

在明朝的杭州城外,隐匿于翠绿山峦之间,有一座名为高浊亭的别致亭子。此时,亭中坐着三位不同寻常的旅者。正中间的是新任浙江巡按冯千里,他的两旁则是他如影随形的两名随从——赵六儿和赵七儿。

赵六儿自小便跟随冯大人,耳濡目染之下,也学会了些许文墨之道,常能吟诗作对,引来一阵欢笑。而赵七儿则截然不同,他原是个江湖流浪儿,生性洒脱不羁,不喜书卷之气,除了自己的名字,对文字一窍不通。然而,赵七儿并非没有自己的长处,他身怀绝技,拳脚功夫了得,传闻一人能敌六七人,令人咋舌。

这二人一文一武,成为了冯大人的得力助手,无论公事私事,他们总是如影随形,互相扶持。

夏日炎炎,三人奔波了一整天,汗水湿透了衣背。当他们看到高浊亭时,仿佛看到了沙漠中的绿洲,纷纷快步走进凉亭,坐下便不愿再起身。冯大人更是眼皮打架,不知不觉间打起了盹。

赵六儿和赵七儿则是闲不住的人,他们在亭中左顾右盼,突然,赵六儿惊呼一声,指向了亭旁的一座石碑。赵七儿也随声附和,两人的叫声惊醒了冯大人。

冯大人顺着他们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座石碑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三人走上前去,只见墓碑上刻着“季生之墓”四个大字。冯大人不禁皱起了眉头,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寒意。这季生究竟是何人?为何会在这荒郊野外立下墓碑?难道这其中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冯大人心中疑惑重重,而赵六儿和赵七儿也面面相觑,不知所措。看来,这次杭州之行注定不会平静了。

正当三人围绕墓碑上的“季生”之名陷入种种猜测时,两位扛着锄头的农民悠然从旁经过。赵六儿眼珠子一转,赶紧凑上前去探听消息。农民们擦了擦汗,随意地回答说,这坟也就是前两天刚挖的,具体埋了谁他们也不清楚,但听说可能是前几天在亭子里死的那个倒霉鬼。这人死后几天,官府也没人来管,当地人觉得就这样晾着实在不妥,于是干脆将他草草葬在了亭子后面。

冯大人一听,气就不打一处来,他脸色铁青地一拍桌子:“哼,竟然有人被杀,官府还不闻不问!此案我必定要一追到底!”说罢,他再也不顾疲惫,带着随从就直奔杭州府而去。

到了杭州府,冯大人连茶都来不及喝一口,就将杭州知府紧急召到面前,严厉地询问起高浊亭的命案。

知府一听,吓得脸色煞白,支支吾吾地回答道:“我们杭州府下辖钱塘和仁和两县,这案子嘛……应该是二县中的哪个来管。我这就派人去问问,看看具体是哪个县的责任。”

知府派出的下人是个精明鬼,他见冯大人如此重视此案,便自作聪明地猜测死者可能是冯大人的亲戚,还把这个猜测偷偷传给了两个县衙。

钱塘和仁和的知县一听说是冯大人的亲戚遇害,哪敢有丝毫怠慢?两人立刻一番合计,觉得高浊亭在钱塘境内,自然就是钱塘县的责任了。于是,钱塘知县亲自出马,带着仵作和衙役风风火火地赶到高浊亭,又是仔细勘查现场,又是验尸检查,又是询问目击者,务必要把案情查个水落石出。最后,他急急忙忙地赶到府衙,准备向知府大人详细汇报案情。

钱塘知县在调查之后,眉头紧锁地揭示了一个令人费解的谜团。几天前,有路人途经高浊亭,想要稍作歇息,却不料在亭下发现了一具早已冰冷的尸体。这具尸体的主人,是一个年约二十的青年,咽喉处赫然一道触目惊心的刀伤,显然是致命之伤。而除了这道伤口,他身上再无其他伤痕,就像是被人从背后偷袭,一刀毙命。

钱塘知县在案发现场徘徊良久,最后忍不住向冯大人发问道:“敢问大人,这死者与大人可有亲戚关系?或是大人知道有何可疑之人,死者生前与何人结仇?”他心中其实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觉得冯大人或许与这案子有什么牵连。

冯大人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问得一头雾水,转念一想,这才恍然大悟。他初来乍到,不问别案,只问此案,恐怕是让人误会了。于是,他清了清嗓子,义正言辞地说道:“我初到杭州,对这案子如此上心,并非因为死者与我有亲戚关系,而是因为这关系到官府的名声!”

他接着将高浊亭的所见所闻,以及路人的抱怨娓娓道来:“这高浊亭下,路人横死却无人过问,新坟孤立却无人理睬,这样的官府,在百姓心中会留下怎样的印象?”

钱塘知县一听,顿感事态严重,连忙赔笑道:“大人息怒,并非本县不作为,实在是此案正在全力追查之中。”

目录
憾江山,倾城冰美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