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仙侠小说 > 殿下要我证明清白 > 第702章 有政策就好办事

第702章 有政策就好办事(第1/2 页)

目录
最新仙侠小说小说: 诡异修仙,我才是真正邪魔!污蔑我是魔头?一剑攮死你!天剑之剑开局溺水死尸成就超凡神位青山有剑客龙之殇灵缘剑心寡王修仙:这辈子也要寡到最后长生异闻无名之垢图腾誓约抽象修仙:奇葩思路广二缺欢乐多坠入仙道妖梦灵元心经仙路漫漫之成仙草莽修仙传魔手圣刀莽苍行逍遥尘世子仙途传奇:修仙家族

天津府。

李贤双手背在身后,没和其他知府一样,高坐垂堂,而是对天津各个厂区和各种工地进行视察。

作为大明最早的试验地区,治安司、治安所的设立,让知府的工作量少了许多。

这也让李贤可以将重心放在经济发展之上。

石砖街道被街边的商户洒了水渍,避免道路有飞尘。

站在工地前,身旁一个戴着竹编安全帽,看似工人,其实是工部下放的监工,指着前方,向李贤讲解着:“这边是宿舍,按京城景泰学校的规格建造,但规模比京城还要大上许多。”

“大概多久能完工?”

李贤看到的,是被人工挖出来的地基,丝毫看不出学校的样子。

当前学校建设和厂房建设不一样,厂房多是单层,只需要给砖墙挖好沟壑就可以开始垒砌墙砖,而学校这类高层建筑,就需要挖出足够深度的地基。

“年底可以完工,明年便能招生。”

监工的皮肤黝黑,丝毫没有官员的形象,面对李贤的问话,笑呵呵回答着。

“这些工人都核实过了吗?”

李贤看向基坑中正在不断挖土的工人,按照现在大明政策,这类工人主要是面向流民,以法不既往的原则,吸收流民留在京畿,也是对地方土地兼并的一种打击。

豪强能肆无忌惮的兼并土地,其中原因之一便是农户变成佃户,就算逃成流民,被找到之后也只能遣返回本地。

这样根深蒂固的土地束缚,无论他们怎么做,都不怕没人帮他们种地。

朝廷清理了一波田册,也只能做到还给一部分人,至于流民,对于地方的失望,如果当地豪强没有被处置,那么他们也不敢回乡。

再者,京畿发展正是需要人力的时候,折中的做法,便是忽略掉一些法规,给流民一个正式的新身份。

说到底还是天高皇帝远,在军队那些新退役的人准备好之前,就只能这么做。

“皆是核查清楚,且工人之间都有互保。”

监工点头回答着:“现在天津到处都在施工,最缺的就是施力气的人,商会那边还有组织从乡下进城务工的,都有在府衙登记档案。”

连带着政策的支持,李贤感觉做起事情,比以前顺畅多了。

“要注意施工安全,建材也要严抓,若是偷工减料,你知道后果,这可都是未来的苗子,要是出了大事,谁都担不起。”

这话李贤最近不知道说了多少遍了。

“知府大人,这谁都知道,学校承建方是圣上,出资方是户部,还有自己的审计,商会那边,或许会收些人头费,但其他的,没人敢动心思。”

监工摸了摸自己的脖子,来视察学校的,可不仅仅是知府,连带着,工部、户部还有圣人的人,都会不定时过来看一下。

当然,李贤会如此说,也是因为天津存在着私人施工队,那些便是部分商会拉过来的人头,开展施工可没有像这里要求高。

又转了食堂和其他地区,李贤才从工地离开。

“知府大人,接下去是去天津码头。”

身边的商辂开口提醒。

天津拥有河运、海运和陆运,朝廷不断往天津输送资源,开发基础建设,也是因为北京城的发展需要依靠天津这一中转站。

渤海的海运,自洪武开始,永乐规模最大,也是在永乐之后结束。

然后便是河陆兼用的运粮路线,其中河运最快,天津便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节点。

从唐朝开始,直沽寨便是南粮北运的水陆码头,元朝在这里设立海津镇,到了永乐才改名天津。

以前的镇已经变成了府,这座由漕运发展起来的城市,原本就有着大量的脚夫。

在扫黑除恶之后,这些脚夫就经过府衙管理,开展正规化流程,不再像以前那样,成为鱼龙混杂之地。

当然,其中难免会有抱团现象,但是帮派,那是万万不敢的。

要说天津最热闹的地方,就属于河运码头了。

因为以前的水路并用,所以大路也是连接着码头,一年四季,来往不绝,渐渐也形成了一种码头文化。

人群的聚集,自然吸引了路边摊、杂耍以及各种商铺都在这里汇集,再加上一些海运的船也是从运河入海,途经码头,在这里驻留也是常事。

官府马车很有标示性,到了码头便停下。

李贤坐在马车里,远远就能闻到空气中的各

目录
超级家丁军旅:笑我学渣?我考入最牛军校先下手为强[快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