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仙侠小说 > 带着老婆回别墅家吃面 > 第22章 晋梁黄河对峙

第22章 晋梁黄河对峙(第1/2 页)

目录
最新仙侠小说小说: 养崽之后我成为了月华仙尊被女帝追杀,追着追着要嫁给我武道之巅寻挚爱修仙之鸿蒙炼神决卑微苟活的反派生肖守护神传凡人亦可不凡西游之蛟魔覆海巫师:位面之子剑落云霄鬼帝成神剑心争渡凡人修仙:开局获得一座仙府凡人流之灵狐修仙传镇天鼎凡人破天我在修仙界读小说我也想纯情,但她们不允许国战:万古长夜全女神豪客团

契丹军尾随而来,他们知道不可能用一万骑兵就能全歼七万大军,所以只想跟幽州城下的大军汇合。 由于晋军的拒马寨距离河岸很近,所以契丹军不得不列队绕着晋军的营寨经过。 李存审一声令下,晋军万箭齐发,射击契丹军! 霎时间箭矢遮天蔽日,契丹人马尸体堵路塞河! 李嗣源与阎宝在后面又是一阵冲杀,终于歼灭了契丹的一万骑兵,顺利到达幽州附近。 晋军快要到达幽州时,契丹军早已严阵以待。 李存审命令部队在契丹军的后面摆好阵势,严令不可妄动。 李存审令老弱疲军的部队举着点燃的柴草前进,不时撒尿灭火,使得烟雾遮天! 契丹人不知晋军到底来了多少人马,情急之下,无法排兵布阵。 李存审见契丹军队举止失措,立刻下令击鼓喧闹,全军出战! 契丹大军竟然被一冲而散,四散奔逃! 李存审催促后军乘势追击,契丹被打得大败! 契丹残军从北山逃跑,满山遍野都是契丹军丢弃了的战车、帐篷、铠甲、羊、马等。 晋军乘胜追击,俘获和斩杀契丹兵数以万计。 当日,李嗣源等进入幽州。 周德威见到三人,痛哭流涕,感谢救命之恩! 此时,周德威是李存勖帐下第一人,任职蕃汉马步军总管,只在李存勖之下。 经过此役,周德威将名有所视暗,而李嗣源与李存审却声名鹊起。 安排庆功宴的同时,李嗣源立马写了奏报,告知李存勖幽州大捷的消息。 此刻,李存勖算是彻底平定了河朔三镇,占领了当年安禄山的地盘。 李存勖豪情万丈,立刻命令周德威镇守幽州,李嗣源、阎宝、李存审率军进抵黄河北岸! 休整一个多月后,李存勖率大军于十二月东进,连破梁军数座营寨,攻陷杨刘城(魏州通向郓州的重要渡口,在今山东东阿北),俘获守将安彦之,并攻掠至郓州(治今山东东平)、濮州(治今山东鄄城北)一带。 当时,后梁帝朱友贞正在洛阳进行祭天大典,闻讯仓皇赶回汴州,组织复夺杨刘城。 但谢彦章数次用兵,始终未能收复杨刘城。 谢彦章,后梁大将,是葛从周的养子。 葛从周,字通美,濮州鄄城人(今山东省)。 葛从周最初在黄巢的农民军中当一个军校,唐中和四年(884年),朱温等在“王满渡”大败黄巢军。 这里要交代一下,朱温原本是黄巢的将领,后来投降了大唐朝廷。 反叛旧主,拥兵自立,当从朱温始! 葛从周投向朱温以后,屡立战功,堪称朱梁第一功臣。 朱温称帝后,因葛从周战伤无数,久病不能治军,后来居然得了中风! 朱温就给葛从周一个闲职,到偃师毫邑乡一个别墅养病。 后梁末帝友贞即位后不久,葛从周病故。 谢彦章年幼时,被葛从周收养。 葛从周见他聪明伶俐,便向他传授兵法。 葛从周把大量钱币放入一个大盘中摆成行阵偏伍的形状,相当于后世的沙盘演兵,给谢彦章演示军队出没进退的诀窍,谢彦章尽得其妙。 后来谢彦章担任许州节度使和检校太傅。 贞明四年(918年)冬,后梁朱友珪任命滑州节度使贺瑰为北面招讨使,谢彦章为排阵使,两人共同率领一支军队,驻扎在行台寨与晋军对垒。 这个排阵使,在唐末五代时期很重要,几乎相当于参谋长。 因为五代时期,骑兵和步兵并重,对战双方实力往往悬殊,所以注重阵战,其中最常用阵法是偃月阵。 偃月阵是古代阵法,全军呈弧形配置,形如弯月,是一种非对称的阵形。 大将统领本阵,通常位于月牙内凹的底部。 作战时注重攻击侧翼,以厚实的月轮抵挡敌军。 月牙内凹处看似薄弱,却包藏凶险! 大将本阵应有较强的战力,对兵强将勇者适用,也适用某些不对称的地形。 历史记载,当时谢彦章率领骑兵向晋军挑衅邀战,有些晋军士兵看到梁兵行阵整肃,就传言:“一定是两京太傅(谢彦章)在这里!” 晋军甚至不敢直呼其名! 可见谢彦章的战力何等恐怖! 当时,后梁军中传言,贺瑰擅长率领步军作战,而谢彦章善于指挥骑兵。 两人因名气不相上下,因此贺瑰便心生嫉恨。 某日,谢彦章和贺瑰一同在郊外埋伏,贺瑰指着一处地方对谢彦章说:“这里山丘隆起,中间平坦安全,很适合作营地。” 但谢彦章出于战阵的考量,认为此处不是最佳的扎营所在。 不久,晋军却占领此处作营地。 得到消息,贺瑰便怀疑谢彦章通敌卖国。 贺瑰的战场经验远不如谢彦章,他对占察昂的思量甚浅,瞻前而不虑后。 他只想要速战速决,但却遭到了谢彦章的反对。 谢彦章认为,晋军远来,士气正盛,而粮食不济,应该严守以据敌。 贺瑰想到自己看上的营地被晋军占领,就愈发怀疑谢彦章私通晋军。 恰好谢彦章又被行营马步都虞候朱珪诬陷,于是贺瑰与朱珪协谋,借口犒劳将领而在酒宴上埋伏士兵杀了谢彦章、濮

目录
少年歌行西王母赐我长生,复兴瑶池吃不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