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仙侠小说 > 不信东风唤不回心得 > 第322章 功成不必在我

第322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1/2 页)

目录
最新仙侠小说小说: 诡异修仙,我才是真正邪魔!污蔑我是魔头?一剑攮死你!天剑之剑开局溺水死尸成就超凡神位青山有剑客龙之殇灵缘剑心寡王修仙:这辈子也要寡到最后长生异闻无名之垢图腾誓约抽象修仙:奇葩思路广二缺欢乐多坠入仙道妖梦灵元心经仙路漫漫之成仙草莽修仙传魔手圣刀莽苍行逍遥尘世子仙途传奇:修仙家族

姜云逸敲了敲大周郡县图,接着道:“东西两线运河大致方向早都定下了,来年就开挖,希望来年年内就能完工至少西线,三年完工东线。

东西两线之后,又该沟通哪里?

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都是人,所以运河一定要优先勾连人。把人多的地方连起来是重要思路。

有了两线运河,中原和江南就通了大半。剩下的无非就是关中、荆楚和巴蜀,巴蜀难啃毫无疑问,但关中和荆楚总该有些思路吧?

关中黄河水运目前尚能勉强通航,荆楚眼下只有沿大江东出一条路,能不能试着把荆北与河洛联系起来?

从长远来看,这些地方一定都要勾连起来。但从短期来看,眼下如果实在解决不了那几道天堑,就要考虑两个问题:

第一个,如果水路难度太大,那陆路联系能不能加强?初步来看,关中与河洛之间、河洛与荆北荆南之间的官道是需要大规模修缮的,也是相对容易修缮的。

第二个,能不能先把这些相对封闭地区的内部挖通?荆楚、巴蜀乃至江东河湖众多,加强区域内的水网建设也是极有价值的。待经验丰富、条件成熟,再并入天下总水网是不是也行?”

马景明苦笑道:“明相,荆北河洛或可沟通,但关中那里可不只是水路的问题。渭水沙大、水量不稳,几乎无法稳定通航。而黄河泥沙更大,潼关至孟津这一段只丰水期可通航,且每况愈下。巴蜀那里的天堑更是可望不可即。”

姜云逸也没驳斥他,只是微微颔首,道:“巴蜀一定要打通水路交通,十年二十年做不到,五十年一百年也一定要做到。

巴东天险固然难测,但人定胜天。博物院三两年内就要开始着手研究解决方案,这肯定要下去实地考察,更要广泛吸纳当地能人异士群策群力。

越是这种重大难题,如果一直不动手,就一直悬在那里。我们这代人先开个头,就算解决不了,能解决一部分难题也好,后人可以接着我们的努力继续干。反正光考察研究本身也花不了太多钱。”

众人都没有什么反应,巴东天险也是可以跨越的么?

“黄河泥沙大的问题,我个人揣测和济水流量萎缩是同一个问题。

前周立国于关中四百年,对关中平原连带黄河中上游地区进行了长期的大规模开发,导致当地植被破坏、水土不固,关中承载不起国都消耗也是旧都破碎的自然和经济原因。

近二百年来,关中地区遭到的破坏不仅没有得到恢复,还在不断加剧。

不从源头上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就不可能解决黄河泥沙问题,就不可能恢复通航,济水也不可能复苏。

如果现在不作为,再过几百年,黄河演变成地上悬河也未可知。

所以,我们眼下要做的,是停止对黄河上游的破坏活动,同步启动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就算十年看不到成效,三十年五十年总能看到些成效。便是用一百年时间把黄河问题的根源解决掉,造福的就是五百年一千年。

黄河的问题如果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北方的经济面貌也会焕然一新。

马监正,黄河的问题,你有了解么?”

马景明微微一惊,赶紧道:“下官虽了解不深,但知明相所言绝对非虚。罗德水算是比较懂黄河的,他就提过和明相类似的看法,只不若明相这般清晰透彻。”

老官僚说话就是懂分寸,又言之有物,又阿谀奉承。

姬十三皱眉问道:“明相,孤对明相之于黄河根源问题判断深信不疑,只这退耕还林果真可行乎?”

姜云逸道:“殿下,天大地大,吃饭最大,眼下绝不可立即推行退耕还林。

但如果眼下仍不作为,黄河上游水土流失每恶化一分,未来治理难度可能便要翻倍。及时止损是对历史负责,对子孙负责。此事要有功成不必在我之信念。

要具体落实起来,首先需要普遍性解决温饱问题,叫粮食问题不再那般紧迫,然后才能考虑退耕还林。

并且,就算退耕也不能强行退,要拿出平原上的土地和农民做置换,或者在近城的山里转变农业发展模式,不种粮食种果树。反正果树好歹也是树,比耕地更利于水土保持。这都是农转农的思路。

第二种思路是农转林,朝廷出钱成立护山队,留下必要的口粮用地,组织当地农民就地植树造林,养护水土,把粮农变成林农。

第三种是农转工,就是把黄河中上游农家子弟大量吸收进职业技术学院,叫他们进城做工,在城

目录
超级家丁军旅:笑我学渣?我考入最牛军校先下手为强[快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