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第9章 苏维埃联盟解体(第1/2 页)
时间的车轮在飞速转动,世界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
1991年12月25日,时任苏联总统的戈尔巴乔夫,在电视上发表讲话,宣布苏联解散,自己辞去苏联总统职务。
1991年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决议,确认苏联的终结,苏联正式解体。
苏联解体后,原来的15个加盟共和国,成为十五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其中俄罗斯被视为苏联的法律继承者。
苏联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简称,它是一个由多个社会主义共和国组成的联邦制国家,成立于1922年。
苏联的执政党,是苏联共产党,它实行一党制和计划经济。苏联的领土覆盖了欧亚大陆的大部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
苏联的诞生,要追溯到俄罗斯帝国的崩溃。
俄罗斯帝国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帝国,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和困境。
1917年2月,俄罗斯爆发了革命,推翻了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但是,临时政府并没有满足人民的要求,特别是农民和工人的要求。
因此,革命的火焰继续燃烧。
1917年10月,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发动了武装起义,夺取了政权,建立了苏维埃政府,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重大事件——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面临了内外交困的局面。
一方面,它要与反革命的白军和外国的干涉军,进行残酷的内战,另一方面,它要进行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建设,解决人民的生活问题。
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年轻的苏维埃政府,最终取得了内战的胜利,同时也与其他国家恢复了外交关系。
为了巩固和扩大革命的成果,苏维埃政府决定将俄罗斯和其他苏维埃共和国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更强大的国家。
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影响世界格局几十年的苏联,冷战巨头之一,华约带头大哥,诞生了。
它由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四个加盟共和国组成。后来,随着苏联的发展和扩张,加盟共和国的数量增加到了15个。
苏联在其存在的期间,经历了许多重大的事件和变化,它在国内实施了工业化和集体化的政策,在国际上与西方国家,展开了意识形态和军事的对抗,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要的积极的作用。
它也在太空探索和核武器的领域取得了巨大突破。
苏联成为了一个超级大国,它的影响力迅速遍及全球,极大地影响着全世界的政治格局。
然而,苏联也面临了许多困难和挑战,它的经济增长放缓,它的社会问题加剧,它的民族矛盾激化,它的政治体制僵化,它的意识形态失去吸引力,它的外交关系紧张。
这些不利因素,导致了苏联的逐渐衰落和最终解体。
苏联解体的过程,可以从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开始说起。
戈尔巴乔夫是一位改革派的领导人,他意识到苏联的危机,他试图通过实施改革来挽救苏联。
他提出了两个着名的口号:改革和开放。
改革的目的是改善苏联的经济和社会状况,开放的目的是改善苏联的政治和文化氛围。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和开放政策,得到了一部分人的支持,但也遭到了一大批人的反对。
改革和开放的结果,并不如戈尔巴乔夫所期望的那样,它并没有挽救苏联,反而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苏联解体的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985年到1988年,这是改革和开放的初期,戈尔巴乔夫试图通过放松对经济和社会的控制,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也通过与西方国家改善关系,缓解国际紧张局势。这一阶段,苏联还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和统一,但也出现了一些危机的迹象,比如民族主义的抬头,反对派的活跃,社会的不满。
第二个阶段是从1989年到1990年,这是改革和开放的高潮,戈尔巴乔夫进一步推进了政治和经济的改革,他允许多党制和自由选举,他也放弃了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这一阶段,苏联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民主和自由,但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混乱和动荡,比如经济的崩溃,社会的分裂,民族的冲突,政治的危机。
第三个阶段是从1991年到1992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