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仙侠小说 >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完整版 > 第754章 东林党巡盐

第754章 东林党巡盐(第1/2 页)

目录
最新仙侠小说小说: 斗气和魔法的世界也有女王大人哦长得像肖赞龙傲天光环对我失效乘龙御天雪落寒山半坡道人传无光之王大道之开山拔月你若是龙,也好寻仙:千古死局吾破之玉剑仙缘我在大道彼岸,看那人间烟火瓦尔克伦之书今日无事,勾勾生死簿蝼蚁鸿鹄仙道凡俗道与天齐上道仙途大宇宙修仙行朝圣途被流放之人与深海来客

在平辽总督的人选上,众人意见不一。

兵部尚书王家彦举荐吕大器出任。

吏部尚书邱瑜推荐袁继咸。

户部尚书谢三宾觉得马士英比较合适。

礼部尚书黄锦则认为现任蓟辽总督王永吉就可以。

崇祯目光扫视一周,最后落到内阁首辅范景文身上。

“范阁老没有要举荐的人吗?”崇祯问。

范景文不动声色的回答:“朝中文武皆是贤良,无论谁担任平辽总督,臣和内阁都会倾力支持!”

范景文的意思很明显,他不举荐任何人担任平辽总督,但是谁当总督他都支持。

最先表态平辽的是他,可是他没有举荐任何人担任平辽总督。

在一般人眼里看来不合常理,可是在崇祯和满朝大小狐狸眼里看来非常合理。

范景文是内阁首辅,文臣之首。

官场就是战场。

只要想给朝廷做实事,无论多么谨慎都会犯错。

这和做家务一样。

刷碗的会摔碗,做饭的会糊锅。

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

范景文内阁首辅的职位和权力已经是官员可以到达的顶峰,再往上只是一些虚职,并无实权。

平辽这种大事看似是前线的战争,实际朝廷内部也在博弈。

前线打的是胜负。

朝廷内部争的利益和权力。

前线最忌临阵换将。

朝廷也一样,如果临时换掉首辅带来的内部影响不比前线小。

范景文当务之急是少犯错或者不犯错,只有这样才不会掉出权力中心,朝堂内部才不会乱。

其他人不同。

他们还有往上爬的空间。

平辽就是机会!

崇祯对这种政治生态了如指掌。

他看向司礼监掌印太监高时明:“把诸位尚书举荐的人名都记下来,朕要好好斟酌一番。”

“是!”

接下来,众人又商议此次平辽需要调动的兵马数量,需要的钱粮等。

当然,这些数字只是启动数字。

战争机器一旦运转起来就无法停止,需要不停地往里面砸钱,直到其中一方无钱可砸。

商议了许久之后,内阁首辅范景文给出三个数字:“陛下,此番出兵辽东至少需要十二万步骑,三万水师外加五百万两白银。”

“五百万两银子能花多久?”崇祯问。

“在只发兵饷和粮饷,不考虑抚恤银的情况下,这些钱大概能够支撑二十个月。”户部尚书谢三宾回答。

“二十个月!”崇祯心里那根弦突突直跳。

怕什么来什么。

朝廷之前就有亏空,幸亏有王之心的开矿收入作为补贴。

现在新的缺口来了,想补齐缺口就得给王之心增加任务,或者另辟蹊径。

给王之心增加任务很不现实。

从开矿至今,崇祯每天能都接到江南官员递上来的题本,内容都是弹劾王之心欺压士绅,以权谋私,公报私仇...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罪名引起了崇祯的注意:煽动百姓暴乱!

看到这个罪名,崇祯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有些高兴。

他看到了汹涌的民意,看到了百姓奋起反抗士绅压迫的决心。

此举虽然会造成地方动荡,但也打击了士绅在地方上的权威。

为将来皇权下县做好铺垫...

他现在承受的压力已经很大了,不能再增加任务。

既然不能增加任务,那么就得寻找其他增加收入的办法。

货币改制百分之三的利润固然可观,但铸币需要时间,短时间内还是凑不齐。

户部尚书谢三宾计算后说道:“陛下,把五百万两银子拆分成两年支出,每年需要支出二百五十万两,户部一时半会凑不齐这些亏空!”

崇祯呵呵冷笑:“好啊,你们给朕当得好家!去年有亏空无法收复辽东,今年有亏空还是打不了,如果一直有亏空是不是就能放弃辽东,偏安中原了?”

“陛下息怒!”众人下跪。

“朕没生气,”崇祯重新坐到龙椅上,“亏空好办,无非是开源节流!”

“朕的陵墓可以停一停,把修陵的钱放到辽东的战局上。另外藩王宗禄也可以拖欠一些,苦一苦藩王,骂名朕来担!”

目录
相公是猎户少年喜种田
返回顶部